互联网支付:玩的就是心跳?

2016-03-10 09:29 来源:证券时报

  或许今后应该考虑放弃一些便利,去获得生活的相对安全性。

  晚上21:41,我正披着被子窝在床上上网,两部手机的屏幕同时亮起:“您的Uber司机正在途中,将于2分钟后抵达。”

  对于一个已经要洗洗睡了的用户来说,这可不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的远程服务。紧接着,司机的电话就打进来了。我满以为是Uber的系统错乱了,取消一个,紧接着同一陌生地址的叫车行程再次被发起。直到第N个司机打进电话说刚刚下单并且打电话的乘客并不是我,我才意识到:我的账户被盗了。

  接下来就是一场狙击战,他叫车,我取消。来来回回好似拉锯,乐此不疲。直到我在更改联系电话的时候,软件闪退,再次登录的时候发现电话已经被改成了一个陌生的手机号,我被踢出了战场。

  自从把支付宝账号给了一个互联网软件公司办理退款,我的各种账户就开始接连被盗。

  随着网络支付以铺天盖地的架势不断占领支付场景,网络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尤其在国内信息安全系统尚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支付大数据更是令网络支付的载体承受着更为复杂的考验。网络支付给用户带来的心动,很容易就会变成了心惊胆颤。

  移动支付在改变了付费方式的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犯罪手法。原来通过电话或者QQ行骗,还要必须跟用户有语言上的对话和交流,只有骗取信任下一步才能套出卡号和密码。然而移动支付下的犯罪完全就是纯技术竞争,只要花钱买来账号,剩下的就是技术手段的一一攻破。虽然那个在同一时刻跟我使用同一账号的盗取者,看上去我们只是两个都想抢夺控制权的电话号码而已,但实际上网络的那头,抢钱的犯罪正在上演,暗夜的远方隐隐腾起拼速度、拼技术的杀气。

  比钱财安全更加深远的是个人数据的安全。到现在,人们探讨的已经不是电话号码或某个账号属不属于个人隐私,因为大数据已经海啸一般吞噬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类热捧可穿戴设备,已经连睡着的时间都要进行监测,更别提日常活动时产生的数据了。通过精准重现一个个体24小时产生的数据,技术手段已然比你更了解你。每个人的数据微不足道,但集合起海量的个体数据却可能意味着颠覆性的改变。亚马逊甚至已经推出了“预先送货”服务,通过研究用户的购物记录,预测其将购买哪种商品并提前送出。

  如果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被以反社会的手段操纵,那是更为令人胆颤心惊,所以现在讨论的焦点已经从个人隐私的界定,转移到如何保护个人数据被合理支配并不受滥用。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网络支付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的发展绝对赶不上其吸粉的速度,对于资金的各方面保障手段也不及传统金融机构。国内网络支付、P2P等互联网金融模式松散生长,监管方面的立法还相对滞后和不完善。除了单纯规范市场准入的静态标准,在交易过程中对网络支付的动态监管还是显得十分薄弱。

  另外,我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在风险保障金制度以及防范洗钱、欺诈等行为上,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在美国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要受到各州和联邦政府的多层次监管,在消费者隐私上,一旦没有外包的金融类机构有出现数据泄露,都会作为不公平贸易进行严厉的处罚。

  在一晚上无硝烟的战斗中,最后我方以过人的速度和超常的耐力获胜。再次打开Uber,发现记录里对方连续17分钟共发起了7次叫车行程,大部分每次只间隔一到两分钟,但都被我一一取消了。最后在战斗总结中,我方写道:“或许今后应该考虑放弃一些便利,去获得生活的相对安全性。”(作者田楠系资本市场研究人士)

责编:张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