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让人“不舒服”的公共设施

2017-04-10 16:06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时下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让人印象深刻:在京州市光明区的信访接待大厅,为了避免上访者长时间陈情,副市长丁义珍专门把接待窗口设计得低矮,让上访者“站也不好站,蹲也不好蹲”。

  与剧中反映情况相对的是,在现实中,四川简阳的公交站牌,却要让市民“仰起脖子”:记者在简阳市走访发现,市内的两种公交站牌一种高约2.6米,另一种最高的达3.48米;一些线路30多个站点挤在宽约40厘米的站牌上。“站牌高,字又小,想看清楚真的很费劲。”市民抱怨道。一处公交站台旁交通引导志愿者告诉记者,每天多的时候会有十几个老人向他问路,“因为看不清站牌。”

  公交站牌是用来给人看的,可简阳的公交站牌却是用来让人仰望的。这个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说小是指,它仅仅是一个公交站牌设计高低的细节问题;说大是指,它以细节的方式衡量出,一些服务部门的生活常识到底有多少。

  有网友调侃,这样的公交站牌“是给长颈鹿看的”,可谓一语道破本质。出现这样的公交站牌,在根本上说,是由于设计者和服务部门眼中没有“人”。但凡懂得点生活常识,有点“人味”,恐怕都不至于让这样的公交站牌竖立在街头。

  跳出个案看,这些有悖常识、缺乏对人的尊重的公共设施,还并不在少数。比如,有地方400米盲道上居然有13个电线杆和3个井盖;有的地方为了驱赶流浪汉,不惜在高架桥下浇筑水泥锥;有的城市在交通枢纽的红灯旁挂上成排红灯笼……仿佛公共设施设计可以随心所欲,怎么“任性”怎么来。

  更荒谬的是,这种一望便知问题所在的公交站牌,却在市民长年投诉的情况下,仍迟迟得不到改进。负责简阳公交运营的企业表示,2015年底,他们曾计划更换站牌。但由于此后遇到行政区划调整,站牌更换的计划暂时搁置了。可在行政区划调整后,首先是去年8月企业计算出可能的花费,又在去年12月将公交站的规划交给成都市交委,今年3月又再将公交站牌改造计划向政府做请示。于是,到目前为止,一年多过去,给“长颈鹿看的”公交站牌依然高耸如故。

  计算费用、提交规划、请示计划……仅仅是把公交站牌调低点,真的需要这么多繁琐的程序吗?要整改了,却要层层报批、请示,试问当初在设计、制作时又是否如此层层严格把关了?如果是,结果却还是弄出这样不是给人看的公交站牌,是否应有人对这样的结果负责?据说,简阳“近440个站点,全改造的话费用在60万以上”,从公平的角度,要整改这些供人仰望、成为摆设的公交站牌,其花费恐怕就不应该由纳税人来承担。

  各级政府都常把“以人为本”挂在口边,街头的横幅、标语里也经常出现“以人为本”的字眼。可“以人为本”若永远只是随口说说,只停留在文件、标语之中,就注定只是“口惠而实不至”。一座座只是“给长颈鹿看的”公交站牌,就是对以人为本最细微却最讽刺的现实注脚。无论是让人放低身姿,还是必须抬头仰望,都说明一些公共服务或公共设施的提供,是在刻意制造“不舒服”。而让人能够舒服地享有公共服务,应是最起码的“以人为本”。

  电视剧中,就信访接待窗口“反人性化”的问题,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告诫光明区区长孙连城:一件小事解决不好,完全能够击垮你办成的九十九件大事。修不好一条无障碍的盲道、建不好一座能让人“平视”的公交站牌的官员们,是该好好品味这句话的深意。(郝 昆)

责编:王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