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对“80后”县长的非议

2016-10-17 11:38 来源:映象网

  近年来,官场“80后”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今年下半年以来,仅在福建一地,就产生多位“80后”县长,他们具有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毕业于清华大学,且都为博士研究生。(人民网福建频道2016年10月14日)

  之所以会产生多位“80后”县长,且都具有这样一个比较招惹眼球的共同点,乃是源于福建省2012年启动的一项人才选拔引进工程——福建省针对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高素质年轻领导干部比例偏少的实际情况,按照中央、中组部有关工作要求和精神提出并实施的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坚持每年面向清华、北大等高校选拔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目前共从清华引进了85名毕业生,其中博士53名、硕士32名。其中,沈晓文、党帅、王波就是两年聘任期满后转为当地公务员且被受到重用的年轻干部。

  与往常一样,福建此举在收获掌声和点赞的同时,也收到了不少的批评和质疑。比如,“干部年轻化是好事,年轻有闯劲;但要查查看他们的父母亲戚关系,不要让学历关系成为火箭提拔的推进剂。”又如,“一个县长既要熟悉乡镇基层工作,又要精准把握经济工作,还要有能力协调班子的复杂矛盾,让沈晓文、党帅、王波刚出校门的‘娃娃兵’来当县长,简直就是笑话。”再如,“县长人选是要经过选举差生的,福建的做法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科学民主、是否有公信力,是否做到了人岗匹配、用其所长,这些都是问题。”还有,“学位挂钩官位、学历等同能力,这显然会影响基层干部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会让一些干部从此产生‘干得好不如考得好’的错误观念。”

  显而易见,网民之所以会对年轻干部任用进行深度解读、质疑非议,大多还是在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眼光看问题。他们要么囿于“嘴上无毛、办事不牢”陈旧观念、要么陷于“吹毛求疵、逢官必喷”畸形思维,唯独就是看不到年轻干部“学历高、眼界宽、干劲足、决心大”的优势,看不到“党管干部要与时俱进”的现实需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优异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毋庸置疑,把一些懂得新技术、能够站在社会发展前沿的新鲜血液补充到党政队伍中来,既是党的事业之需,也是国家发展之需。

  年轻干部是国家的未来,干部队伍年轻化是我党事业传承的战略选择。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各级党委和政府既要正视来自网络和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善于引导人民群众对年轻干部多一些宽容和支持,少一些指手画脚和非议;也要敢于像福建那样打破常规、冲破束缚,给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给年轻干部创设干事创业的环境。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发展之要,在于用人。人才难“得”也易“失”。以“人才引擎”推动创新、引领发展,让各类人才在尽情挥洒中,以一流的贡献回报社会。这既是中央的指示,也是人民的期盼。特别在当前正值改革发展克难攻艰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有大批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党的建设、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因此,我们决不能坐以论道、更不能因噎废食,让那些青年才俊、优秀人才空白了“少年头”!(李吉明)

责编:张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