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活跃在跨国机构中的中国面孔 脱颖而出只能靠自己

2013-09-14 10:52 来源:半月谈网

  就职于跨国机构中国区的高管们,如同一面镜子,照出近年来中国发展的起承转合。身处跨国企业、组织的他们,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带世界走进中国,也将中国介绍给世界。

  招贤聚才 高速发展的中国如“磁铁”

  1999年,当刘珺前往美国去念MBA时才刚刚25岁,在班上是最年轻的一个。

  2012年,在辗转于美国、加拿大等多地的公司就职后,刘珺又回到了她的出生地——上海,成为麦克米伦科学和教育集团的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这是英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旗下有大家熟知的《自然》杂志、《走遍美国》等书籍。

  “几年前,《华尔街日报》上一周中国只会出现两三次,现在几乎天天头版上都有中国,你很难想象近些年中国的变化有多大。”刘珺说,在公司整体运营计划中,中国所占的销售额、投资额的提升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必须由公司最高层决定其在中国的发展计划。

  “即便发展速度略有下降,但中国的经济形势总体还是向好的。”诺维信中国政府关系高级经理朱晓青说,诺维信是全球工业酶制剂和微生物制剂的主导企业,拥有超过40%的世界市场份额,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诺维信在海外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2007年,朱晓青从一家中央新闻单位来到这里,从事自己熟悉的媒介宣传和公关角色。

  “我18岁就去加拿大读书,在那里生活了近20年,我太了解外面的世界了。”郑毅对半月谈记者说,“在成熟的发达国家,年轻人的发展前途很小,更何况我们还是少数族裔。我不想在那里养老,所以我选择回家。这里更热闹,也更精彩,最重要的是充满了机会。”如今的郑毅,已是黑莓大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的负责人。

  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背后,是大量跨国机构在中国拓展市场。截至2012年末,仅仅在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设立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就分别有403家、265家和351家。

  在不少跨国集团,“中国人种树、外国人摘桃”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艰辛创业之后,一纸任命让打拼的中国人让位于外国高管。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担任高管的角色。

  陈果是IBM全球商业服务部大中华区企业转型咨询总监。他告诉记者:“在很多大的外资企业,外国管理人员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更应该选择中国职业经理人。”

  刘珺说:“在90年代,跨国企业很多负责人主要从亚洲其他国家选任,但现在这些跨国企业认识到,只有当地的人才更了解文化,才能领导他们在中国的子公司。”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众多国际组织也十分看重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徐女士就职的国际组织从事人道主义项目推广、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密切。目前,其北京办事处对中国雇员的招聘“增速迅猛”。她告诉半月谈记者:“中国本地雇员往往精通当地语言,也有一定的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工作十分有利。”

  和而不同 从容处理东西文化差异

  在跨国企业中,身处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前线,他们对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深有感触。

  “东西方的教育体系各有利弊,文化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造成了两个国家的人在公司中的处事风格非常不同。”刘珺说,“文化差异体现在非常细微的地方。”

  比如,中国人更多想知道“做什么”,而美国人更多自问“我想怎么做”。开会时,中国人通常是“一个人讲,其他人听”,喜欢将事物分成黑与白;美国人习惯于更多些讨论。“如果不习惯他们的表达方式,就很难再深入合作。”

  郑毅对此表示认同:“如果一个人只在国内生活,从来没有出过国,那和外国人沟通可能会存在问题。比如外国人的谈判意识很强,你一定要不断争取,他们才会认同你。他们会认为,如果你不坚持,那说明你并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就没必要听你的话。但是中国人的服从意识很强,提出意见后如果被否,就会选择服从。这就是不懂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尴尬。”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让不少人遭遇到职场瓶颈。朱晓青说,由于中国人语言能力、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进入公司最高层有一定难度。这就好比是玻璃天花板,看得见摸得着,但是过不去这个门槛。

  在不同文化间能从容应对,就必须对两种文化都足够了解。最重要的是,能用“国际范”讲出“中国味”。

  “在我面试麦克米伦时,我问过一个问题,如果你们录取我,你们给我什么建议。”刘珺说,她的老板说了一句话,只有一个准则:做你认为对中国最有利的事情。跨国机构开始更多注重中国需要什么,而不会强加给中国或中国员工什么。

  虽已在国际组织工作多年,但提起文化差异,徐女士依旧感慨颇多。徐女士举例说:“比如我们在写各种分析、总结报告时候,总喜欢看到事物两面性,对于问题本质的揭露往往不足。然而,国际组织希望能够准确还原事实,所以我的报告往往被标红多处,改得一塌糊涂。”

  此外,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企业文化差异也十分突出。“东方文化中内敛的素质、厚积薄发对于职场人十分重要;然而,在外企中,你需要不断地展现你的才华与能力,让别人知道你能做什么,这点尤为关键。”徐女士说。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