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毛泽为何五次盛赞习仲勋:“比诸葛亮厉害”

2013-10-16 09:3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习仲勋秘书:老领导曾告诫当秘书既无权又有权

  田进是1981年至1988年给仲勋同志做秘书工作的。他还记得,当时是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康一民同志亲自把他送到仲勋同志办公室的。仲勋同志亲切地对他说:“当秘书既无权又‘有权’”,要“谦虚谨慎,仔细认真,边学边干边积累”。“这几句平常而有分量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田进说。

  第一,始终对党充满着感情,坚持党性原则

  仲勋同志在76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职位高低,无论顺境逆境,想问题、做工作,始终以党的事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为重,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文革”前后,仲勋同志从49岁到65岁,蒙受不白之冤长达16年之久,经历了坎坷漫长的审查、批斗、下放、关押和监护的岁月,他的内心十分痛苦,身体受到创痛,全家受到株连。但他坚信自己从参加革命开始,就对党无限信赖和忠诚,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对理想信念发生过怀疑和动摇,从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也没有动摇过对毛泽东同志的尊重,相信自己的问题一定能够公正解决。

  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仲勋同志以他宽阔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没有计较过个人恩怨得失,他一如既往、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坚持原则,不做违心的事。同时,他努力工作,要把失去工作权利的16年补回来。“党的利益在第一位”,毛主席当年给他的题词真是恰如其分。他也曾对我说:“一个共产党员,还有什么比能为党多做些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

  他当年坚决支持并带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拥护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两个凡是”,也反对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反对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他认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但不能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

  他以花甲之年主政广东,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错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很快调动了广东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他像当年在陕甘一样“杀出一条血路”,同广东省委一班人一起带领广东人民创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使之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为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始终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仲勋同志曾经给我讲过几件他经历的事情。

  一件是,在全国土改工作中,他经过详细深入地调查研究,在西北地区积极稳妥地贯彻了中央“中立富农”,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特别是在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中,强调一切都要按群众的觉悟程度办事,提出了“联合封建反封建”,得到了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赞赏。

  第二件是,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土地改革“慎重稳进”的方针,如实向中央反映并代表中央妥善解决了新疆牧区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冒险激进的问题。他指出,“离开具体环境去观察和解决任何问题,都是没有准的”,要“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揭发自己的错误,用以教育全党,这是我们党强有力的表现,而不是脆弱的表现”。

  第三件是,1955年,他不赞成当时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并如实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至少应该在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之后再建设。他说:“科学这个东西,要老老实实,没弄清楚,没有一定的根据,没有实验,不要随便去做。”

  第四件是,“文革”期间,他自己还处于被“监护”的困难情况下,为其他人的“外调”提供证言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实话实说,决不见风使舵,不为政治压力所屈服,帮助了许多同志。

  第三,始终对人民群众充满着感情,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仲勋同志在中央书记处和全国人大工作期间,不顾年事已高,仍然坚持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作为随行工作人员,我体会,仲勋同志搞调查研究工作有几个特点,一是到基层下的深,直接到工厂、农户家、集贸市场,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深入交谈。二是坚持看真实的情况,不准弄虚作假,不许说假话大话套话。在农村,他只要看到房屋简陋、景况一般的农民家,往往就直接走进去查看交谈。三是要求调研资料新,数据翔实,不许打折扣。四是对调研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问题指出原因,并结合实际拿出解决的办法。五是每次调研都给中央写出书面报告。这几个特点也可以概括为心系百姓、深入思考、求真务实。

  第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坚持严格要求

  仲勋同志出身农家,热爱劳动,生活简朴,几十年如一日,过着平平淡淡、朴实无华的生活。工资的很大一部分都被他用于资助一些老红军、老战友、战争时期借住过的老房东。他对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甚至很严厉。他的夫人齐心大姐与丈夫相濡以沫,志同道合,对自己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仲勋同志疼爱子女,但管教几近苛刻。他认为,作为党的高级干部,纠正党风,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属做起,正党风离不开正家风,党风正才能带正社会风气。

  对身边工作人员,仲勋同志关心爱护,但同样强调纪律,严格要求,从不封官许愿,更不允许利用领导的名义和工作的特殊性为他人或个人谋取利益。他在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任职上比对其他干部的任职要求更为严格。

  ■警卫眼中的习仲勋:一点架子也没有 平等待人(口述)

  我是1981年11月结识习老的。当时我在京西宾馆当警卫,习老在京西宾馆开会,得知我和他是同乡时,立刻高兴地握住我的手,用地道的陕西话嘘寒问暖:“咱们是真正的乡党,我已经20多年没回家乡了。那里的生活条件怎么样,能吃饱饭吗,住房情况怎么样?”其情殷殷,其情切切。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关心家乡父老生活情况,盼望家乡人民尽早富裕起来的心情。

  习老还亲切地问我父母的身体好不好,我有没有入党,并郑重地告诉我:“你现在还年轻,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目前部队条件很好,你要好好珍惜,努力干工作,为家乡人民争光。”

  习老官居高位,但一点架子也没有,对人和蔼可亲、平等相待。在习老的鼓励和鞭策下,我认认真真学习,勤勤恳恳工作,正正派派做人,并荣立了三等功,受到部队的嘉奖。

  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我到了武警总医院做警卫工作。当时我是班长,因武警总医院刚成立不久,人事管理比较混乱。我们班有一位战士,工作认真,原则性强,是技术骨干。按条件这个战士可以转为志愿兵,但由于在工作中他讲原则,顶撞了当时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就让这个战士退伍。这个战士不服,就找这位领导干部说理。领导答应他可以不退伍,但必须写“保证书”:不能向组织提要求,不能提干、入党、转志愿兵。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很气愤,就找到习老反映了这个情况。习老闻知,拍案而起:“我们党的一些干部利用职权,把自己的亲友安插在自己的部门工作,横行霸道,损坏党的利益,这种风气一定得刹!选用干部一要看德,二要看才,三要看在群众中的威信,不能随意而为。”临走,他还让我带一些香蕉、苹果给那位战士。事后不久,我们部队里任人唯亲的风气真的刹住了。这件事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习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关心官兵疾苦的炽热情怀。

  (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民族报》、《陕西日报》、《习仲勋传》、新华网、人民网资料与报道)

  (记者 秦悦)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