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港剧几近黄昏,香港电视产业的黎明会在何处?

2013-11-05 10:29 来源:时代周报

  90年代进入衰退

  辉煌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不过,其实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香港公共运输工具的发达与娱乐市场的发展,香港电视业就已经逐渐步入一个衰退期。“从数据上可以发现,从80年代末期开始到今天,香港电视总体收视率一路下滑。”冯应谦说。

  但这一变化很缓慢,普通人几乎难以觉察。直到近十多年,全面席卷市场的韩剧、台剧甚至内地剧让观众惊觉:TVB剧再也不复昔日胜景。

  录影厂里一日两班制作团队24小时轮流转疲于奔命,制作的电视节目千篇一律,TVB被诟病“死气沉沉”。网上有人总结每部港剧必用的“TVB体”,诸如“做人最紧要是开心”、“煮个面给你吃吧”等,这些曾经温暖几代人的台词,因为长达数十年的滥用,成了港剧的经典笑点。

  让港人“怨声载道”的不仅是劣质的节目。目前香港拥有五组用于传送电视信号的大气电波,TVB和ATV各占了1.5组,剩下两组则预留给数码公共广播和流动电视。大气电波属于公共资源,但关键是,占用资源的两家电视台被批评没有足够节目推出,优秀节目更是少之又少。早年出身于TVB的著名导演杜琪峰直斥两台“浪费大气电波”。

  不过,在这40年的潜移默化间,TVB早已变成一种香港文化,因此电视剧在“培养文化认同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认同。

  “港人有惯性,所以TVB收视率还是相对较高。一小时几百万港元的广告费,也够养活它。但它的收视率还是会慢慢下跌。”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助理讲师、独立媒体创办人叶荫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根据香港大学民意调查中心2012年对香港全年电视节目的调查,198个本地制作的非新闻财经报道电视节目,认知率和欣赏指数最高的前十名,无线只有一档“星期日档案”入榜,亚视则不出意外榜上无名。

  “世界各地的电视市场都逐渐式微,惟独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可以维持,因为中国人很爱看剧。ATV多番易手,乃至近廿年内造就TVB一台独大,结果在生意人将货就价的心态下,制作水平不思进取是必然。”曾在TVB工作近20年的金牌编剧周旭明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旭明曾创作出《金枝欲孽》、《天地男儿》、《创世纪》等高收视与口碑的港剧,2012年,他终于也无心恋战香港,离开TVB,加入“北漂”大军到内地发展。“没有什么特别原因,纯粹想转变工作环境而已。”周旭明这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那些曾被TVB一手捧红的明星艺人们也不情愿就这样忍气吞声。因为没有别的选择,TVB艺人如做“苦工”、合同苛刻的传闻常年不绝。郑少秋、周润发等“名角”都曾向无线争取过“休息权”,均告失败。不久前的2013年9月,TVB被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裁定为违反香港《广播条例》的竞争条文,判罚90万港元,并令其停止违规的“霸王合约”。

  随着内地越来越蓬勃、越来越一掷千金的电视业崛起,近年大量香港艺人北上发展,“倾巢而出”的TVB因而面临40多年未见之艺人荒。

  再加上2011年,王维基为旗下筹办的新电视台高薪挖角,TVB再度流失大批台前幕后人员,造成人手不足。为解燃眉之急,TVB甚至外聘已离开的编剧、编审。“王维基的电视台,岗位的薪酬水平确实比TVB更优厚,平均约高50%。”周旭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ATV艺人薪水当然更低,他们还经常拖欠员工薪金。”

  港式影视剧黄昏

  2011年的TVB,因为一部《天与地》,少了那么一点沉闷。

  李志一家不太喜欢这类型的电视剧。不过有朋友极力推荐,李志在重播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了一些。

  周旭明与戚其义创作的《天与地》在网上口碑极佳,被认为突破了多年来港剧的千篇一律,“足以秒杀今年TVB所有剧集”。但正是这部剧,收视率却节节败退。TVB高层曾将这部剧“压箱底”两年,正是担心收视率问题。

  《天与地》这个尝试说明,独大的TVB并非全然没有危机感。首要的危机来自广告。“全盛时期全港七八成人看TVB,现在两成人看,所以它的广告额会下降。再往远点看,当老一辈的广告人退了之后,新一辈对新媒体接触更多,看你才两成人看,干脆不买你的广告。”冯应谦表示。

  本地之外的竞争则是更明显的危机。比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TVB的制作并非没有提高,但冯应谦认为观众的电视标准也在提高。“你看内地电视剧提高了那么多,《甄嬛传》那么大制作,香港怎么比?”更不要说海外市场更大的台剧和韩剧。

  周旭明曾在媒体上批评TVB剧集水平停滞20年,亟待变革。“这么多年以来,TVB一直是香港电视文化的代表,TVB不是没有尝试改变,而是一直没有方向。”

  《天与地》的收视率惨败就是例子。叶荫聪却不认同,“《天与地》相对TVB主流剧,收视率是较低,但你放在全世界去看,其实收视率不低,日本的电视收视率就从来不会超过40%,现在TVB的高收视率是不正常的。所以关键不是TVB这家电视台要不要改善,是香港整个电视市场应该要多元化。”叶荫聪认为,TVB不会根本性地改变观众消费电视节目的能力。但香港社会却需要有多元的电视业,不同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