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区 暴露美国政府与智库协作关系

2013-12-17 08:36 来源:南方周末

  蓝线为美军轰炸机“刺探”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飞行路线示意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蓝线为美军轰炸机“刺探”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飞行路线示意图。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中国军事几乎是所有美国智库的热门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6个领域:中国军事战略、台海军事形势、中国军事科技、中国南海问题、中国军费开支及中国军种发展战略。此外,中国军购及军售、对外军事交往、军事决策机制、太空力量等,也都是美国智库的研究范畴。

  “东海防空识别区举动:为何而来,为何选在此刻?”

  2013年12月5日,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出版了新一期《中国简报》,主编戴维·科恩这样提出问题并展示他如何研究中国:这是中国的“反介入战略”的一部分,意在拒阻美军的侦察行动,而这恰恰正是美国“海空一体战”要应对的目标。

  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作为美国早有预料的专家,科恩判断,“这意味着(对中国而言)中国有能力独立识别飞机的身份。”这跟过去几年的做法有所不同:这一次,不再是孤立日本,而是迫使美国、韩国做出反应。

  美国防务智库内部又开始热闹起来。自从中国在2013年11月宣布设立防空识别区以来,美国智库发布的文章,不止一篇提及“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你来我往”

  美国几乎所有重要智库都在研究中国。

  以《中国简报》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专题为例,还有两位华盛顿智库杂志主编在重点关注:一个是科恩的前任,一个是《国家利益》主编哈利·卡兹亚尼斯,该杂志隶属于尼克松中心,该中心的荣誉主席和顾问委员会主席,分别是尼克松时期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亨利·基辛格和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

  卡兹亚尼斯的文章13次提到“反介入/区域拒止”。这篇文章标题就是“海空一体战与防空识别区:你来我往”。

  “反介入/区域拒止”跟中国有什么关系?按照美国国防部海空一体战办公室的解释,前者指“阻碍向战区运动”,后者指“阻碍在战区内机动”。

  跟他的同行差不多,卡兹尼亚斯的起点也是中国的官方报道,从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杨宇军11月23日对防空识别区的答记者问,尤其是“防范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这一点,判断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不仅属于领土争议的范畴,也对美国在近海的行动表示了一种日益升级的不满。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