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新世界”
现实中,31岁的“黑雪姬”是一个略为沉默的男子,做着“和公务员沾些边”的工作,同时他还有一个虚拟身份:中文维基人。
“黑雪姬”的网名来自动漫《加速世界》里的一个黑衣少女,坚毅而果断。他很喜欢,也希望能成为这样一个极具反叛精神的“黑之王”。
在“黑雪姬”加入中文维基的2008年,中文维基刚刚结束了长达3年的封锁期。“这是中文维基最困难的时光。”第一位中文维基人Mountain说,“可能某些话题过了界。”
中文维基是世界维基运动的一部分。2001年,美国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在维基百科上打出了第一行编辑,“hi,新世界”,宣告了这一人类知识史上最具雄心的试验的诞生。
创办者们希望将全人类的知识汇聚在一起,再无偿分享给每一个地球公民。这样的梦想源远流长,如两千多年前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的永乐大典。
但这一次连接知识的不再是马车、驿道或河流,而是互联网。无数个文化各异的脑袋通过光缆连接,催生“地球村”和全新的共处共享法则——“去中心化”,奉行人人皆可编辑、思考、学习和共享。
这产生了巨大的能量。顶峰时期,全球4500万志愿者投身于此,贡献了287种语言版本,3100万个条目,成为世界最大的免费百科全书。
中国加入世界维基序列始于2002年。这一年秋天,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学生Mountain无意中发现了维基网站,维基的理想让他也想试试。他随后汉化了界面。不久后得到维基总部的承认。
很快,中文维基迎来了首批活跃的志愿者编辑——三位来自中国大陆,一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香港,一位来自新加坡。“中文维基一开始就是多元的。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华人都能参与。”Mountain说,“但也埋下分歧。”
这个预见很快就成为现实。两岸青年在历史文化认识上的分歧迅速凸显。例如1945年至1949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战争,就引起了“解放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定义之争。
两岸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让争论变得频繁而琐碎,就连一个方框都能成为战场。中文维基要编一个中国朝代年表,但到1949年后,台湾维基人要求台湾并列在大陆旁边,而且表格大小要一样。大陆维基人则表示反对,认为应按两岸实际面积大小来划分。
这样的纷扰持续到2005年,中文维基的元老们觉得要定章法了。他们直接翻译英文维基的章程,但效果并不好。例如“中立的观点”,英文版章程里用了五千多个单词来解释,翻译成中文后显得晦涩难懂。
Mountain又翻译阐述了“共识”——充分沟通,善意推定,理性合作,像古希腊城邦的“公民”们那样自由辩论讨论。“这是一个从混沌中建立秩序的过程。”Mountain引用哈耶克的话。
章程的引入一度让人兴奋。但舶来品式的、充满理想色彩的呼吁并没有减轻这些斗气般的“编辑战”,维基创始人吉米·威尔士都为此感到烦恼,传言说他甚至一度考虑关闭中文维基。但在此之前,后者就付出了代价——过分开放的编辑环境也提升了敏感度,从2004年至2008年,中文维基在中国大陆被封锁了三次。
“人民战争”
2008年,中文维基被解封,“黑雪姬”是无数重新涌入的大陆青少年中的一员。这时候,中文维基的格局已大不相同。封锁期间由于登陆困难,大陆维基人逐渐减少,港台等地维基人则不断增多。到2012年9月,在编辑量上,台湾已领先大陆16%,中文维基上的舆论阵地逐渐转移。
这期间,台湾维基人创建了“平型关战役”的条目,在条目中揶揄“幸亏敌人只是负责后勤运输的辎重兵”。大陆的维基人重新到来后,争吵开始了。几年之内,条目被修改超过千次,编辑战几度爆发,管理员没办法,不惜违背维基百科的初衷,将条目设置为“不可修改”。
还有维基人注册了“揭开历史真相”的账号,双方各举证据,互相质疑,原本只是一千字节的条目,容量扩充了二十倍。
当时的“黑雪姬”,还是一个编写动漫条目的维基人,对历史也感兴趣,他不喜欢这样的争吵,直至亲身经历了一场“编辑战”。
2013年4月,一家杂志刊长文揭露了东北某女子劳教所的酷刑内幕。三天后,台湾维基人“wetrace”和“smile886”在中文维基上建立起相关新条目并进行了49次编辑扩充,内容包括外媒报道、联合国报告,以及一封未证真伪的求救信。
从第三天开始,大陆维基人开始反击。“黑雪姬”是大陆这方的主要参战人员。他们质疑的焦点在于,台湾编辑的信息来源的客观性和对西方媒体的倾向性。
一开始,“黑雪姬”就比他的战友们更加富有攻击性。在质疑之后的半个小时之内,他进行了29次编辑,删去与媒体报道有关的两千多字,主要是劳教人员的自述,和联合国报告中对酷刑的具体描述。凌晨两点,“黑雪姬”再次删去了台湾编辑的内容,并加上表示条目具有争议性的标志。
但不过二十分钟,在电脑前坚守整晚的台湾编辑“wetrace”就发现了“敌情”,重新撤销了“黑雪姬”的版本。他开始变得愤怒,向“黑雪姬”提出抗议:“警告你不要再破坏。”
当晚三点二十,另一位大陆维基人宇文宙武则充当了“黑雪姬”的援军,他再次撤销了“wetrace”的编辑。
这场拉锯战从当天下午三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台湾对手进行了37次修改,“黑雪姬”则修改了58次,双方都通宵达旦。管理员不得不介入,永久不许编辑。
“维基上有些人是别有用心。他们在故意夸大一些问题,作为攻击和自我宣传的工具。”“黑雪姬”说,“这激起了我的使命感。”
学者毛向辉曾批评维基百科缺乏信任机制。他半开玩笑说:“在大陆维基人看来,台湾维基人亲日又台独(只有显隐性之分),香港维基人只是一群小孩子。而在港台维基人看来,大陆维基人都是被洗脑的乡下人。”
经此一役,“黑雪姬”开始变得愤怒。他开始怀疑维基上的虚假信息是有组织的,决心给予打击。
“联合80%,打击10%的敌人。”“黑雪姬”总结了自己的战略,“人民战争同样适用于维基百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