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都市“肥大症”,一些国家在首都区域发展“首都经济圈”。图为韩国“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整体规划模型。《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姚琪琳/摄
伦敦、东京、首尔——提到这些都市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恐怕就是“大”:地理面积大、人口密度大、承载功能大,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不过,虽然庞大,这些城市却不显得“臃肿”。而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作为中心城市,它们拥有着规划较为完备的“首都圈”。这些周边城市或地区,与中心城市形成了“都市圈”,不仅疏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缓解了交通压力,还与中心城市在功能上形成了互补,有效缓解了首都“肥大症”。
作为一国之都,北京也将强化“首都经济圈”建设。有分析认为,伦敦等城市的发展经验,或许能为北京发展“首都经济圈”提供借鉴。
首尔“大雁父母”疲于奔波
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韩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市。在过去几十年间,首尔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不过如今,人口过度集中、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为解决首都地区人口与产业过度集中的问题,同时带动首都周边区域的均衡发展,在1982年,韩国政府就颁布了《首都圈整备规划法》,对首都圈地区进行合理规划。该法规也对韩国首都圈的范围作了界定,包括首尔特别市、仁川广域市和京畿道地区。
2005年12月,韩国政府再度制定《第三次首都圈整备规划(2006-2020)》。该规划将首都圈分为三种类型区域:成长管理圈、密度限制圈和自然保护圈。密度限制圈主要涉及首尔全市,通过强制性措施限制首尔市人口过密。对工厂、大学等人口集中诱发设施的新、扩建进行总量控制,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大型建筑物征收拥塞费。
位于首尔市南北的京畿道地区和仁川市被划分为成长管理圈,作为缓冲区来缓解首尔市人口过密发展对该域的影响,接受首尔转移出的人口和部分产业,并进行适当的产业开发和城市开发,使周边地区经济得到了发展。
自然保护区位于首尔市以东的京畿道地区,作为自然保护带以限制过度的城市开发。主要用于保护首都圈居民的用水源——汉江流域水系的水质和周边绿地。
韩国首尔大学环境研究生院的柴凝认为,该规划把以首尔为中心的“单核”空间构造向“多核连接型”空间构造转化,分摊了首尔过度集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职能,增强了圈域内的中心城市据点,从而提高了首都圈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启用世宗市为行政中心城市,分摊首尔作为首都的行政职能便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分析人士认为,把行政部门迁移到世宗市是中央和地方均衡发展的象征,可将集中在首都地区的人口和各种城市功能分散到这里,同时把世宗发展为教育、文化、交通、福利的领先城市,有力带动落后地区发展。
不过,虽然目标远大,但韩国的“行政主轴”的转移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阻力。其中一些政府职员和相关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因到世宗市上班交通耗时太久、生活不便而提交辞呈。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按规定入驻世宗市研究园区的国策研究机构、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等机构,因“不想去地方城市”而跳槽的研究员在大幅增加。而已经搬至世宗市的政府机构职员,面临办事效率低下的困扰。由于韩国国会仍设在首尔市内,20%的公务员每天往返四到五小时在首尔与世宗之间,大量时间耗费在路上。
此外,由于世宗市的教育环境与首尔有明显差距,很多公务员父母为了让子女继续在首尔接受教育,没有选择举家搬迁至世宗,而是自己每天远距离上班,成为“大雁父母”。大部分将居住地搬迁到世宗市的人也都在后悔,想办法重新搬回首尔。尽管2010年就有韩国高校表示要在世宗兴建新校区,但截至目前进展缓慢,尚未有具体高校给出入驻计划。看来,世宗市要真正建成“行政中心复合都市”的目标依然“道阻且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