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化工围城——南京十年突围受困资金难题

2014-06-18 09: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化工围城的先天隐患

  屡次发生污染事故,一大原因是南京是一座典型的石化工业重镇。2010年7月28日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发生的爆燃事故就是一例。从南京市的布局来看,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地区、金陵石化及周边密集分布着百余家化工、钢铁企业,四大重工业片区位于南京西南、正北、东北方向,几乎从外围对这个城市形成了包围圈。

  从地势来看,南京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同时,南京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特殊的工业布局、地形和气象条件,也成为诱发南京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的外在条件。

  虽然污染被长期诟病,但是客观来说,南京的化工企业也确实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南京的化工围城也有其历史原因。

  《瞭望东方周刊》援引曾任南京市规划局局长苏则民的说法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南京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发展浪潮,各种工业园遍地开花,每个区有,每个乡镇还要搞,不仅侵占了大量生态绿地,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据《东方早报》报道,化工企业的布局有着依水而建的原则,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能迅速带动经济和财政收入的重化工业项目成为当时主政者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等石油炼化巨头以及南化公司等生产企业分布在南京长江段的南北两岸,而与之配套的上下游200多家危化生产企业在周边形成产业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南京的化工业布局已逐渐成型。

  据《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报道,曾任南京市环保局局长的韦昌明介绍,南京市面临的潜在环境风险不可忽视:全市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20家,经营企业3800家,涉及危化品数百种,剧毒品近20种。每天仅江北地区过境的危险化学品车辆就达500辆,长江南京段每年装卸危化品运输船只达2.8万艘,每年进出南京的危化品4500万吨。

  对于南京石化围城的局面,环保局华东督查中心督查五处徐亦钢处长对记者说,“南京目前这种情况属于特殊,不光是南京一个地方,我们国家很多城市都存在化工围城的情况,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发展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现在立即停下来也不现实,既然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解决这个问题。”

  十年内搬迁关停相关化工企业

  因为化工企业对环境、资源和安全造成的严峻压力,南京市的领导层开始重新审视南京重化工业布局、化工业结构等矛盾。

  今年2月18日,南京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生态文明建设并召开常委会通过一项重要决策:十年内,南京将搬迁关停四大重工业片区的所有工业企业,在这些区域同步推进产业调整和城市化整体改造。

  被纳入整体改造的四大片区分别是金陵石化及周边、梅山、大厂地区、长江二桥至三桥沿岸地区。这几大片区位于南京东南、西南、东北方向。

  据记者了解,这四大片区工业总量占全市的16.4%,综合能耗占全市工业总能耗的44.5%;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582万吨,占全市总量的19.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都占到全市总排放量的30%以上。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生态环境事关城市性命,南京要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走向,改善产业结构偏重的现状,就无法绕过四大片区的问题。

  按照南京的规划,改造分四阶段,2014年至2015两年摸查情况和制订方案;从2016年到2018年,四大片区中小企业基本全部关停,南化向化工园区转移,南钢压缩产能,华能电厂逐步关停,烷基苯厂等完成整体搬迁;2019年~2021年,南化完成搬迁,全面启动南钢、梅钢、金陵石化等重点企业搬迁;2022~2025年,大型企业全部搬迁关停,四大片区实现工业全面退出,成为转型升级示范区。

  事实上,在2010年12月,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南京市政府决定对燕子矶地区的化工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共涉及企业66家。2011年7月,南京市公布173家首批污染企业整改名单。此次整治以关停搬迁为主,限期治理为辅。173家企业多为重污染的小化工企业。

  随后,2013年1月,南京公布了《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列入整治的60家能耗和排污大户有40余家化工企业被责令关停或转业。其中南京锋展精细化工厂等5家关闭,南京恩凯化学有限公司等29家企业由生产型转为经营型,南京金栖聚氨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转为非化工企业。

  对于南京对化工企业的搬迁计划,环保部华东督察组督查一处蒋建国处长对 记者说,“化工都属于易爆易燃的东西,应该远离居民区,搬到化工集中的化工园区去。搬迁也好,但是必须要远离居民区,否则这种搬迁没有任何意义。”

  资金难题

  据记者了解,南京市与连云港市两年前就已经达成初步意向,将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化学工业园的所有化工企业全部整体搬迁至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对部分严重危害环境并不适应搬迁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南京还将加快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搬迁,加强对搬迁过程的安全监管。

  虽然南京极力改变化工围城的现状,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南京很多化工企业涉及到央企,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督查五处的徐亦钢对 记者说,“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是肯定存在的,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进行搬迁,那么肯定需要很大的投入,作为政府规划来说,肯定希望环境越来越好,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是必然的,这种矛盾只有政府和企业去协商去解决,或者由国家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解决。”

  第二大难题来自资金。“地方政府很难拿出这笔资金,让中石化拿吗,也不可能,所以这些是都需要南京市政府解决的难题。”长期从事环境保护研究的一位李姓教授对 记者说。

  对于南京市官方的搬迁规划,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搬迁之后的职工安置、搬迁的费用,哪儿来呢?成本呢?你摊给消费者,行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仅仅是职工如何安置和搬迁费用存在的难题,搬去何处和谁来接收也是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对此,徐亦钢对记者说,国内的经济发展是离不开化工企业的,但是搬迁也涉及到了化工企业的总体布局,目前南京和连云港达成初步意向,那么两地地方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对市民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即使是搬迁也要远离居民区,做好环境安全工作,“我们既要改善生活环境,也要提高生活质量,那么两者就会存在矛盾,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政府的力量和老百姓的觉悟,只有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搬迁工作才会顺利。”(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查道坤 黄晟)

责编:王文静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