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分市场蛋糕
医疗旅游产业迅速壮大带来的,是嗅觉敏锐的资本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中国市场这块肥肉,韩国更是丝毫没有放松。韩国旅游发展局在中国开设了7个办事处,对韩国的旅游资源进行大力度地推广、宣传。2013年,韩国将已举办过多届国际医疗观光博览会移到了海外,第一站就选在中国的广州。
医疗旅游产业“领头羊”泰国近年每年都吸引了超过200万的国际医疗旅游客,但仍雄心勃勃,正在打造“世界医疗旅游服务中心”。印度政府发出倡议鼓励向医疗服务领域投资,对参与医疗旅游服务出口的医院实行税收减免。新加坡政府成立了由多个机构联合组建的新加坡国际医疗,目标是将新加坡发展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医疗旅游目的地。连菲律宾也定下目标,要在2015年实现医疗旅游收入30亿美元。
为了吸收更多的国际游客,韩国、日本、台湾、印度等,都争先针对有医疗需求的游客开了绿色通道—医疗旅游签证。
医疗旅游蛋糕变大的同时,也催生了另一个产业的兴起——医疗旅游中介,包括旅行社和专门的医疗旅游公司。
陈礼煊是一家高端资源整合商务平台公司的老板,他正在筹备面向多为企业主、企业高管的会员推出日本定制旅行项目:这个为期4天的旅游线路,其中一天将安排在东京进行体检。从全身精密检查、防癌精密检查,到癌症基因高端体检,会员有三个体检套餐可选,价位估计在5位数左右。
北京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以医疗旅游中介公司,旗下有瑞士羊胚胎素抗衰老治疗、德国干细胞治疗糖尿病、韩国体检等热门产品,目前已接待过2000多客户。该公司市场部公关经理吴琪估算,中国目前海外医疗旅游行业的市值应该在10个亿以内,根据目前国内亿万富豪有6万名,年人均消费100万左右测算,未来市场深度至少在600亿左右,中国的医疗旅游市场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吴琪同时也指出,目前国内医疗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有这方面业务经营经验的机构非常少,而且多是以商务咨询公司等其他非旅行社概念出现,在服务意识上非常不足。不少从业者找到医疗机构之后,对医疗机构的背景、资质等信息缺乏最基本的调查,急于形成产品牟利,不顾用户体验。”
广州中医药大学管理系卫生政策与卫生法规教研室副主任张彩霞,以国际卫生法、全球卫生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她提醒,全球医疗旅游发展迅猛,但其面临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医疗旅游者应充分了解医疗旅游的风险、谨慎签订医疗旅游合同,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记者 郭丽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