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家装套餐变“套儿”餐 业主省心省时省钱愿望难实现

2015-06-05 09:36 来源:京华时报

  家装套餐从2006年开始风行北京,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因其模式相比普通的设计+施工模式要更加省时省心省钱,套餐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其数额巨大的隐形价格项目也一直频遭诟病,宣传是3万,简单装完就10万的案例一抓一大把。究竟是欺负消费者不懂,还是有其他原因?京华家居调查发现,这些套餐都是按照满足一定需求的最低配置核算的,而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消费者盲目比价,也让一些公司绞尽脑汁,不断推出各色“套儿”餐。

  本质

  去个性化的最低配置

  家装套餐特点鲜明,是当下备受青睐的套餐模式。“高效率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紧,套餐给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选定设计、主材和施工的机会,能让他们感觉更省心省时。”北京生活家装饰公司副总经理胡增光表示。他称,在推行之初,套餐很受欢迎。这点从京城家装公司的模式也可看出来。自实创推出家装套餐模式,京城乃至全国跟风者众多。只是受各家经营策略以及合作厂家所限,各个公司推出的套餐都略有不同,材料和包含的施工项目略有不同。(一些隐形收费的状况,详见D02版)

  今朝装饰集团副总裁汪晓兵回忆,套餐刚出现时,家装公司都是尽可能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将项目简化,做成相对标准化的产品。“所以最终呈现的是包含了有规律性的基础化的最低配置。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套餐提炼的是所有客户都会做的项目,其他相对个性(业主选择、房屋状况)的收费都不包含。”汪晓兵指出,即便在有些项目没有包含的情况下,与轻工辅料相比,套餐模式也是更省钱的。

  有些个性化项目没有列入套餐的另一个原因是涉及公平。以铲墙皮为例,胡增光介绍,施工过程中60%以上的新建房屋都涉及铲墙皮的工程,但原墙基础非常好的业主就不需要此部分工艺。“这部分业主就能省不少钱。”而类似这样与房屋性能密切相关的项目,按照各家情况进行施工计价,显得“更公平”。

  起源 低价切入市场的营销战

  套餐诞生的另一面,在不少业内人士的解读中,则是低价切入市场。某集团工程顾问葛岐明就直白地说:“套餐以低价切入,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在套餐诞生初期,家装市场刚刚开始品牌化进程,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都还不明朗,初期市场竞争确实主要是靠价格,而低价套餐的出现,迅速占领了部分刚需消费者市场。

  多个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之前的套餐装修确实存在利用消费者不懂以及行业信息不透明的情况。某人士举例,比如“墙面找平在5毫米之内,但消费者哪懂家里需要墙面找平啊?”但到了收费的时候有异议,“结果合同上写得很清楚呢,没办法只好认了。”而消费者不懂也让部分想让家装透明化的人士遭遇了困难。曾经有公司尝试把装修中所有涉及的项目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单列了报价,结果消费者普遍不理解,也不接受,只能放弃。“太长了,也太专业,消费者理解起来都有难度。”

  有些项目的隐形则与“潜规则”有关,如施工大头之一的水电改造。在前几年的施工过程中,水电改造往往成为装修中的超支大头,且业内一直有“潜规则”,套餐装修中,施工队利润低,主要靠水电改造以及其他增项挣钱。胡增光解释,水电改造不含在套餐内确实与项目个性化程度很相关。“这个与特定居室环境相关,且每个人使用的习惯不同,差异非常大。”但是,“一旦水电改造被‘定死’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和施工人员的利益。”

  未来 信息透明的标准化产品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一口价,无增项才是套餐的发展方向。庆幸的是,套餐市场也在自我净化的过程之中。

  传统套餐公司,前几年开始了漫长的“去増项”工程,并把水电改造用点位制的方式进行细化;去年底横空出世的666、699、599等“互联网家装”套餐,按平米计价,报价方式更简洁,而且修正了不少传统家装套餐被诟病的地方。如“橱柜限定延米数”之类,有的新套餐开始在宣传中明示:“橱柜不限、木门不限、瓷砖不限、地板不限”;套餐采用的主材、辅料、升级产品等信息也都进行了非常明确的展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真如宣传所说的,全无増项,全心服务。选择、组合的单调性、个性限制以及没有本质性提升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心理落差很大。

  而据记者了解,生活家装饰选择了按照平米数报价的套餐模式,房屋面积不同,最终总价也不相同,力图从侧面解决“相对公平”的问题。有装饰公司也将于7月初正式推出按平米报价的套餐,该套餐包将履行0增项承诺,将所有的项目都打包计算出价格,就连水电改造也按照平米数来计算,希望通过报价的简便性以及项目的完整性,从根本上解决增项问题,切实实现套餐的终极目的——省心省时省钱。至于结果如何,尚待市场验证。

  (记者 程建兰)

责编:安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