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夜路磨破数十双鞋 只为治好儿孙的眼
“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手电筒,赶夜路极不方便。”姚盛清至今还清楚记得,他失明后父亲白天干活,晚上或趁着月光或打着火把赶路,只为带他求医。
自从孙女姚俊失明后,夜晚的乡村小路上,龙荣培身边又多了一个矮小的身影。
偶然听说巫溪马镇坝有一位老医生善治眼疾,龙荣培晚上收工回家,顾不上吃饭,背着姚俊拉着姚盛清就赶往马镇坝。从旺乐村到马镇坝,来回近百里的崎岖山路,他想都没想带着两个孩子就出发了。
晚上7点多出发,走到马镇坝的时候已半夜11点多。等看完病已是凌晨1点多。回到家,龙荣培脱下布鞋才发现鞋子竟已穿破。
文峰镇的草药医生、胜利乡的土专家、县城大医院的眼科大夫……只要听别人提起能治疗眼疾的医生,他就会带着孩子们马不停蹄地赶去。每年赶过的路远不止千里,磨破的鞋有数十双。
“现在家里有台17吋的旧电视,但孩子们却看不见,只能听声音。”龙荣培说,姚盛清小时候最喜欢看电影,但那时却没钱买电视,现在孩子们看电视,他就坐在旁边,给他们当“解说员”。
继续守护盲孩子:“我是他们的眼”
这些年,一家人吃饭问题全部落在了龙荣培身上。龙荣培将家里的5亩地种得满满当当,一个人肩挑背磨,他家的地没有一分荒芜。“正常年份,能收苞谷2500斤以上、洋芋7000多斤、红薯上万斤”,龙荣培说。
几十年来,龙荣培唯一得力的干活助手就是家里养的耕牛。每逢春耕时节,他就会牵着耕牛在村子里“卖牛工”。“帮别人犁田翻地一天,就能换回8块钱。”龙荣培显得很满足。
打柴、喂猪、做饭,在农村这些一般都是妇女干的活,但在龙荣培家则是他的份内活,“去年,我还喂了3头猪,年底卖掉的1头重285斤,换了2000多块。”
“只要有我在,这家是垮不掉的。”龙荣培说,他想永远守护着两个盲孩子,“我是他们的眼,替他们看这个世界。”
(谢道玖 刘相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