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朱玉华 心底最柔软的是家乡情结

2012-05-23 08:00 来源: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奚春山 通讯员 于宙 杨永/文 特派北京记者 吉朋/图

  河南的反季黄瓜2元一斤卖到山东寿光,包装后4元一斤返销北京,首都市民还以为吃的是山东菜。

  面对这样的“待遇”,卖菜出身的河南人朱玉华坐不住了,她说,全国各地在北京都有自己的农产品展示中心,为啥唯独农业大省河南没有,这,需要改变!于是,一番思考后,她开始了在首都为豫菜维权的“北京时间”。

  ■ 人物简介

  朱玉华,女,出生于周口淮阳。高级经济师职称,共青团周口市委驻北京工委书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麦可士(北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 朱玉华曾先后荣获在京豫籍优秀务工创业人员、2005中国女性年度突出成就先进人物、杰出创业女性、来京建设者文明之星、丰台区奥运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荣获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 ■ 点评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但被“委屈”的豫菜自身不会说话,需要“侠肝义胆”的巾帼朱玉华来维权。为豫菜维权,就是维护几千万家乡父老的正当权益。 点评人: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刘金山

  ●河南蔬菜的“直接进京”

  省委书记卢展工关注的一件“菜篮子大事”,有了结果。 4月30日,周口驻北京团工委书记朱玉华对记者说,历经近2个月的运作,河南特色农产品在首都有了家,地点就在亚洲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蔬菜市场。 朱玉华说,这个特色农产品之家,占地7千余平方米,投资5000多万元。有了这个“家”,河南的特色农产品可以直达首都,再也不会发生反季黄瓜2元一斤卖到山东寿光,包装后4元一斤返销北京,首都市民还以为吃的是山东菜的“尴尬”。 豫菜在首都的这个“家”,凝聚着朱玉华的心血和汗水,和卢展工的关心也有直接关系。 3月3日,卢展工与在京豫籍务工人员座谈。在第一个发言人感慨地说“有点紧张!”的间歇,“敢拼会赢”的朱玉华大声对卢书记说:“我不紧张,我先来!”卢书记含笑看了她一眼:下一个你讲。

  ●敢拼会赢的“铁娘子”

  善于抓机会,是朱玉华的性格特点,靠着这一点,她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0年,在北京开货车的朱玉华,无意中得知押货的老板正为饭店卫生间的防水工程发愁,对防水工程的运作了然于心的她,立刻毛遂自荐要承包这项工程,并保证,“做不好工程,一分钱不要”。老板一直对年轻、能干、送货信誉好的朱玉华印象深刻,就把工程交给了她。 工程承包下来了,但朱玉华一没有启动资金,二没有技术工人,她硬是靠着自己平时积累下来的诚信赊来材料,又求助几名老乡,老乡们均是暂时不要工钱,先帮她做工。 项目开工后,朱玉华每天蹲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干活,苦干半个月后,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并得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 提起那次会上发言,朱玉华说打断别人讲话不礼貌,但她真是有“要事”汇报。而朱玉华的“要事”,就是全国各地在北京都有自己的农产品展示中心,大多设在新发地,唯独农业大省河南没有。 不仅点出问题,朱玉华还提出了解决办法,由她本人来和北京新发地方面沟通,家乡的领导过来对接就行。而卢书记对她的建议也当即表示,这件事要做好! 座谈会上的汇报,很快就有了结果。3月6日,周口市委书记徐光带着投资方来京找朱玉华。在朱玉华牵线搭桥下,3月24日,河南特色农产品展销大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新发地举行。 对此,北京精神形象代言人、周口驻北京团工委副书记李高峰说,她办事的风格就是这样,风风火火,素有“铁娘子”之称。

  ●为省2角钱差点煤气中毒

  座驾是奥迪的朱玉华,1997年来京,在为生存打拼时,她和家人曾差点煤气中毒。

  当时,刚到北京为了省钱,朱玉华和丈夫在城乡结合部的大杂院里找到一间八平方米左右的平房住下。从没有烧过蜂窝煤的丈夫,既无经验又缺乏安全意识,为了省两块儿煤,就用棉絮堵上排气管。 朱玉华的丈夫李根说,堵上后能省两块煤,节省2毛6分钱。结果,凌晨时分,起来上厕所的邻居发现了被堵住的排气管,敲不开门后,踹开了门,把他们一家三口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恼羞成怒的房东把他们的被褥扔出了门。“河南人就这么穷,以前报上登的煤气中毒的就是河南人。你们死了,我还要负法律责任!” 房东不知道的是,原籍周口淮阳的朱玉华,祖上曾富甲一方,是著名的药材商,后来因为土匪抢劫,才家道中落。 刚逃离鬼门关,又陷入生活的困顿。离开家乡时,夫妻俩一共带了3000块钱,未曾料女儿刚来就生了一场病,积蓄一下花去了大半,生存的压力让她每天晚上都从睡梦中惊醒。 为了生存下去,作为女人的朱玉华,在吃了无数次闭门羹后,找到一份开大货车的工作。并通过防水工程开始了事业的起步。

  ●团中央领导要请她吃烩面

  从随时都可能没饭吃的那个时代过来,富裕以后的朱玉华,特别能理解进京务工人员,也琢磨着能为他们做点事。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菜篮子工程”,已经入股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的朱玉华,主动联系帮助周口市300名青年团员在北京开设新发地便民配送菜点100多家,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方便了北京市民买菜的生活需要,更为周口市来京务工青年开辟了就业岗位,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2009年河南省在北京成立驻外团工委,因为朱玉华在公益事业上的热心,她开始兼任河南驻京团工委副书记、周口驻京团工委书记。 为了干好这些工作,朱玉华花费了很多精力,但她很高兴,觉得这给了她一个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好机会。朱玉华说:扶贫先扶志,当上书记的她想了个“点子”,为豫籍进京务工人员开办了进城务工者夜校。每周一次,她亲自上课,并利用自己的“能量”为豫籍进京务工人员在新发地找菜摊卖菜,在朱玉华的引领下,在京豫籍务工青年中有20多人年收入达百万元以上。 2010年,团中央主要领导在调研周口驻京团工委工作时,欣慰地说,朱玉华,我要代表团员青年请你吃烩面!

  ■ 对话朱玉华

  “只要有老乡赚钱我就高兴” 东方今报:首次参加座谈会,为什么一定要向卢书记“汇报”豫菜之家? 朱玉华:咱河南是农业大省,河南农民的汗水和智慧丰富了首都人的餐桌。但是河南农民的钱赚得太少。我是农家女,帮助父老乡亲义不容辞。 豫菜之家是别人的投资,赚钱和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我的家乡情结很重,只要有老乡赚钱我就高兴。和卢书记交流的机会难得,得抓紧时间谈事关家乡利益的大事。 东方今报:从2毛6分钱都想省到几家公司都有股份,你的成功有何秘诀? 朱玉华:首都市场大、机会多,只要踏实肯干,都有机会。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不怕吃亏、为他人谋利的意识。 我爷爷曾是周口有名的药材商,解放前土匪看到我家有钱,把家里的伙计和我父亲都绑票了。每赎一个人要400大洋,否则撕票。我爷爷把家里的钱全拿出来赎人,而最后回来的,才是我父亲。爷爷说,伙计和少爷都重要,但做掌柜的要先考虑伙计。 东方今报:当公益的团工委书记和做创造财富的企业家,哪一项成就感更强? 朱玉华:赚钱的事,我现在很少管,有团队帮我。赔钱的团工委书记更能带来内心的愉悦,为了帮助老乡,我累计赔了200多万元,但培养了20多个百万富翁,还有几个千万富翁。更培养出了闻名全国的北京好人——李高峰。有我的经济支持,高峰可以义无反顾地做公益事业。当然更有成就感的是为“豫菜维权”,这带来的可能是几千万农民收入的增长。

 

责编:刘占英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