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成农民养老之托
虽然有波折,国家还是在农民养老保险上迈出新步伐——推行新农保,被评价为“堪比取消农业税”。
2009年,河南21个县(市、区)成为河南首批新农保试点。2011年,邓州也成为新农保试点。
郑风田介绍新老农保最大区别: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交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新农保是个人交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这最终将体现在领取养老金数额上。老农保领取养老金低下,新农保的养老金则明显提高。
在打消老农保给身心造成的阴影后,农民们看到新农保的实惠,参保积极性高涨。
邓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刘主任说,截至目前,邓州有80多万农民加入新农保,效果不错。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保处一工作人员说,从7月起,河南新农保实现了全覆盖。
新老农保衔接成问题
新农保,农民也有不适应的地方。
邓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一工作人员说,邓州外出打工者多。他们在工厂时,厂里给他们交有养老保险,现在回来发展,城镇职工保险和新农保怎么衔接,是个问题。
对此,省人社厅农保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两个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需要国家出台政策让两者相互转移。“目前,最重要的是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另外,是新老农保的衔接问题。省人社厅农保处工作人员说,对参加老农保的农村居民,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可按新办法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两者能否衔接?该工作人员说,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可以选择退出老农保,或同时享受新老农保两个政策。但若衔接,情况复杂,国家没有明确政策,主要靠地方县市自己去解决。
相关链接
审计署审计老农保
2009年,国家审计署对30个省(区、市)老农保的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保基金累计收入512.78亿元、支出171.39亿元,结余341.39亿元。
审计也发现了两个主要问题:
一些地方将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较多地补给了村干部。在实行集体补助的541个县中,有186个县将集体补助全部给了村干部;实行财政补贴的200个县中,有72个县将财政补贴全部给了村干部。
2006年,1947个县中,有1484个县的参保农民人均领取的养老金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领取农保养老金的331万农民中,领取额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占88%,有120万人月领取额在10元以下,占36%。 (河南商报记者 王向前)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