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治理干部“庸懒散浮软” 3月通报批评345个单位

2012-08-10 06:12 来源:东方今报

  背景:治理干部“懒散”

  为整治干部作风“庸懒散浮软”、执行力差等问题,今年5月11日,周口市“作风转变暨环境创优”活动拉开帷幕。周口市委书记徐光强调,个别干部对群众“冷硬横推”、“上推下卸”、“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这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以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为核心和主线,“优化办”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坚持四种办法:一是行政审批,做到应少尽少,收费一律按下限标准执行;二是电子监察,实现实时监控,对违规等业务自动报警;三是暗访督察,公开通报。针对新开工项目的建设情况、干部在岗情况、公务车使用情况等,“优化办”工作人员进行了15次暗访督察,通报批评单位87个。四是查办案件,注重警示教育,查办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成效:仨月通报345个单位

  截至7月底,周口市“优化办”共通报批评345个单位和689人,责令写出书面检查213人,党政纪处分71人,诫勉谈话174人。转交相关部门立案109起,结案72起,党政纪处分103人,其中组织处理28人、纪律处分60人、移交司法机关8人(其中包含处级干部两人)。

  “优化办”一不愿公开姓名的工作人员说,通过一系列的整治,领导干部对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有了新认识。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周口市工商局调查问卷显示,周口市523家外地客商投资企业中,82.8%满意投资环境。

  (东方今报记者 田林/文图)

  春晓评弹

  “庸”病难治 重在持续

  周口治庸,仨月通报批评345个单位、涉及689人,成效明显。这次问责,一改过去“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以应对社会舆论的方式,而是指名道姓、处分处理等实实在在的处罚,让群众觉得放心。

  “庸”者,其实是潜伏在权力体系内部的一个病灶,把“庸”作为整治目标,抓住了关键。但是,提升精神品质,提高素质,不是刮“风暴”就能见效的。我们不缺乏制度,关键还在于落实。光查而不动真格,也是有些地方治庸失败的重要原因。

  “治庸问责”事关每个人,治庸问责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甚至“治庸问责”本身,其受益的,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普通人。而如何将“治庸”的主体回归于人民,或许才是“治庸”的长效机制所在。

  治庸问责贵在常态化,解决根本问题还得坚持再坚持。

  (东方今报评论员 李春晓)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