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古村因防洪而幸存 有400多间明清民居

2013-01-08 06:1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红石砌寨墙 临沣遗古风  

  红石砌寨墙 临沣遗古风

  提起寨子,很多人都会想到寨墙,要么土夯,要么砖砌,要么石堆,毕竟“没有寨墙,咋能称寨呢”?由于岁月变迁,很多寨子的寨墙已经不复存在,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难得的是,在郏县堂街镇,因防洪需要,一处由红石砌成的寨墙得以完好保存,寨内的建筑很多也是原汁原味,堪称中原村寨的“活化石”。

  这就是有“汝河南岸第一府”、“古村寨博物馆”、“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美誉,被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生态博物馆、第七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等国字头殊荣的郏县临沣寨。

  中原有古寨 堪称“活化石”

  2012年12月26日下午,从郏县堂街镇通往临沣寨方向的道路上,路窄车少的景象与普通乡道并无二致,但一拐入寨口,古色古香的寨墙、寨门楼立马会让你感受到它的不同。

  远处望去,弧形的小河圈绕着里边的石头寨墙,高耸的门楼矗立在拱形的寨门之上。块块条石、座座垛口加上寨门上厚重的石刻铭文,足以将很多人拉入时光隧道。

  这里是临沣寨的正门,也叫东门。门头上硕大的楷体“溥滨”二字则由一整块条石凹刻而成,苍劲有力,作者名字已经模糊。

  溥滨门外,埋在路旁的一块由建设部、国家文物局2005年11月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石牌异常醒目。

  寨门外,弯弯的护寨河沿着弧形的寨墙向两旁延伸,内侧的河岸在寨墙下形成通道,其部分路段铺设的地板石,已被踩得溜光。

  除了溥滨门,临沣寨还有西门“临沣”门、南门“来曛”门。这两个寨门的题名同为楷体,均留有“朱俊甫”的落款。

  对三个寨门的来历,堂街镇文化站站长、临沣寨保护开发办公室主任尹亮亮说,在明清时期,坐落在北汝河南岸的临沣寨,寨东、寨西分别有利溥、沣溪两水流过,汇入北汝河,溥滨、临沣的寨门名字也由此而来,而“来曛”则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与“紫气东来”异曲同工,寓意吉祥。

  漫步寨墙,触摸着条石垒砌的斑驳墙体,踏着石头铺就的小道,脚下这个有221户、894人的村子的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