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老规定]
“退休”时间:最长15年
中国机动车相关报废标准始于1997年7月15日发布的《汽车报废标准》,其中对于私家车的强制报废标准为期限10年。之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辆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一限制显得过于苛刻。在2000年的《汽车报废标准规定》中,虽然私家车仍有年限限制,但是可通过年检将标准延长为15年。
2006年,商务部就《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其中首次取消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年限限制,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变化。根据该《规定》,已注册机动车应当强制报废的情况包括: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
[新规定]
“退休”时间:“上限”60万公里
新规中,明确了各类机动车的“退休”年限,其中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12年;公交客运汽车使用13年;专用校车15年等。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轮式专用机械车等无使用年限限制。
不过,虽然与老规定相比,新规定对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轮式专用机械车等无使用年限限制,但新《规定》中国家会对达到一定行驶里程的机动车引导报废明确了众多车辆的报废行车里程,其中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的行驶“上限”为60万公里。
解读: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规定相比老规定,考虑到了更多人利益。这位负责人说,因为很多私家车主每年使用车辆的行程不同,和“私家车使用期限15年”的老规定相比,新规定更宽松。也就是说,一辆私家车,车主用10年跑够60万公里也好,用30年跑完60万公里也好,只要达到60万公里就得引导报废。
热议
[赞成派]
对自己用车没有多大影响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新标准中私家车报废“无年限限制,只有60万公里里程的限制”的规定,不少私家车主表示,对他们用车没有什么影响。“我们一年也就是跑个两三万公里,按60万公里的里程计算,怎么着也能跑个二三十年,但谁会一辆车开个二三十年不换啊,所以说没有多大影响。”车主刘先生直言。
“早就该取消私家车的报废年限了,我开车一个月也开不到1000公里,按每年1万公里计算,那我的车子正好可以开上60年。”市民李女士表示,她平时开车就是上下班和接送孩子,所以这样的规定比较适合她。李女士还认为,车辆是否该报废,应该根据车辆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只要车辆安全技术达标,能通过年检关就可以继续使用。
[反对派]
不应只限制里程,应考虑车况
车主孙先生对新规定有意见,现在的车品质都越来越好了,很多车都跑50万公里无大修,这车子还能不能跑,不应该只是从一个里程数上限制,应该考虑车辆的实际车况才更科学、合理。经常跑长途的曹先生也有看法。他说:“我常年在外做生意,经常往返于郑州、洛阳、周口之间,平时都是开车来回,规定了60万公里引导报废,对自己来说报废时间会提前。”
对于新标准,郑州汽车业界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新规的标准过于宽松了,这样的限制基本上等同于没有。”在二手车商看来,60万公里的限制形同虚设,“以私家车平均年行驶3万公里计算,一辆车能开20年。而事实上,一辆车基本上开到15年就很难通过年检了,开60万公里的私家车十分罕见。”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