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勇:庭审时被告能不能不穿囚服穿便装

2013-10-14 06:34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映象网讯(记者 沈春梅/文 袁晓强/图)【庭审被告和辩护人并排坐你咋看?】被告人穿着看守所的“黄马甲”出庭受审,往往是还没有审判就被打上了“有罪”的标签。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建议,一般刑事案件被告人出庭时穿便装,位置和辩护人安排在一起,在案件判决前消除他们身上的“犯罪化标签”。这个你怎么看?

  一起错案会给一个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商丘赵作海因“杀人”入狱后,母亲病故,妻子跟了别人,4个孩子因家庭变故成为文盲,至少影响了三代人。

  如何防范冤假错案?10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冤假错案的防范与救济”学术座谈会上,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提出,防范冤假错案,首先应将无罪推定确立为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在庭审时应去除对被告人的“犯罪化标签”,建议庭审时被告人与辩护人同席并列,禁止使用囚笼式审讯椅,改为普通座椅。

  张立勇的很多观点得到了国内法学界顶尖专家的认可。

  【观点一】

  定罪证据不足 应坚持疑罪从无

  现状:证据矛盾 被告人被长期羁押

  “在李怀亮案件中,指控其犯罪的主要证据就是其归案后曾经作过的9次有罪供述,但是李怀亮的供述,与其他证据之间存在明显矛盾,案件存在很多疑点。”

  张立勇透露,如血型问题,侦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一摊血迹为O型,但李怀亮与被害人身上均无出血伤口,且被害人血型为A型,李怀亮血型为AB型。因证据不足,长期不能定案,被告人被羁押近12年。今年4月25日,平顶山中院以证据不足、不能认定构成犯罪为由,对李怀亮存疑宣告无罪。

  建议:定罪证据不足 应坚持疑罪从无

  张立勇认为,坚持无罪推定理念,在证据存在重大矛盾、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时,坚持疑罪从无的裁判原则,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断,是防范冤假错案的关键。

  “如果没有证据证明一个人有罪时,那他就是无罪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改革办主任张智辉表示,冤假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对此,中央政法委指导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不能降格作出“留有余地”的判决。

  【观点二】

  纠正对口供高度依赖

  现状:重口供轻证据 过分依赖口供

  “在赵作海错案中,侦查人员采取用木棍打,持手枪敲头、威胁,长时间不让吃饭、睡觉等方式进行非法讯问,赵作海被逼作出9次有罪供述,并让妻子找来别的人头和四肢,冒充赵振晌的尸骨。”

  张立勇表示,许多司法人员对被告人供述存在着过分追求和高度依赖的心理,甚至不惜采取非法手段取得被告人供述。

  建议:充分认识口供 坚决排除非法证据

  “目前发现的错案,都与刑讯逼供取得的非法证据有关,很多口供是在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的情况下取得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戴长林表示。而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师大教授赵秉志也认为,“刑讯逼供是有罪推定的必然结果,而有罪推定是冤假错案形成的逻辑起点”。

  张立勇认为,对于防范冤假错案来说,切实改变对于被告人供述的过分追求和高度依赖,坚决排除任何形式的非法证据,是防范冤假错案的必然要求。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