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80后女老板 8年资助近400贫困学子

2013-10-24 07:09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新乡80后女老板 8年资助近400贫困学子

新乡80后女老板 8年资助近400贫困学子

  映象网讯(记者 孙玉镯/文 见习记者 裴事涛/图)“有好多人认为,做公益是有钱人的事儿,其实帮助别人不分事情大小,更不论钱多少,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新乡80后创业者刘雯雯,从创业之初就投身公益,已先后资助近400名贫困学子。

  由于表现出色,刘雯雯先后获得“中国青年自主创业代表人物”、“河南省青年创业风云人物”、“和谐中国2009年度优秀先锋人物”、“河南省青年创业风云人物”、“新乡市捐资助学功勋人物”、“新乡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只身带7000元创业

  今年31岁的刘雯雯,出生在新乡获嘉县三位村,14岁那年,随着家庭的破产,五十万元的债务让原本殷实的家庭滑落到了困顿的境地。

  为减轻家人负担早日工作,懂事的刘雯雯报考了师范。师范学习期间,刘雯雯和母亲用借来的5000元钱在获嘉县开了一个建材店。2001年6月,刘雯雯师范毕业,同年还清了债务。2004年,带着还完债务剩余的7000元钱,刘雯雯来到了新乡市开创事业。

  刘雯雯有从事建材行业的经验,再加上敏锐的商业头脑,她走起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高端、差异化路线。2013年,刘雯雯在新乡已经拥有23个大型卖场和3个大型仓库,并在辉县市、长垣县和获嘉县开设了分公司,员工20余人。

  创业之初就投身公益

  2005年,即使是创业之初,也挡不住刘雯雯“感恩社会、扶危济困”的脚步和热情。当年刘雯雯带领公司员工多次深入县区,走学校、访乡村。“第一次资助了9人,一个人每月100元钱,直到他们考上大学为止。”

  说起资助学子的初衷,刘雯雯表示,一方面是自己有教师情节,比较喜欢孩子。另一方面,她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她经历过面临失学的无奈和恐惧。

  很多人至今都还记得,在刘雯雯的建材公司2006年的开业庆典上,前来祝贺的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拿花篮、镜匾等贺礼,他们都应公司的要求,把置办礼品的资金省下来捐给了贫困学生。当天,来宾共向5名贫困学生捐赠了5000多元现金以及书籍等学习用品,并向贫困学生的家人捐赠了价值3000元的棉衣。

  先后资助近400名贫困学子

  从2005年开始,八年来,刘雯雯的公司先后发起和组织了“资助特困学生春蕾行动”,新乡市希望工程“文文助学金”发放仪式等各种活动,累计资助了近四百名家庭困难的学生,捐赠数额近两百万元。

  众多被资助的学生中,辉县的农家孩子王家甜是典型代表。当刘雯雯第一次来到王家甜家中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偌大的院落简直空无一物,房屋建筑年代久远,屋内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可谓是家徒四壁,只有贴满奖状的墙壁是屋里唯一的亮点。

  “通过学校老师和街坊邻居我们得知,王家甜学习成绩优异,但因父亲植物人,奶奶年事已高,面临着辍学。”刘雯雯决定帮助王家甜圆上学梦。刘雯雯一直坚持承担王家甜家庭和姐弟俩上学的所有费用,在她的帮助下,王家甜从初中读完高中,2010年更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

  要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

  “我也曾经热衷名牌,向往奢华,现在觉得做公益才踏实。”刘雯雯坦言,做公益活动以来,她对幸福感有了重新的定义。

  刘雯雯说,“幸福感是什么,可能物质和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幸福感,但那个幸福就像烟花一样,是一刹那的美丽,过后还是心灵的空虚和无止境的欲望。因为有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改变了我,让我的心灵、思维,精神世界上升一个台阶,让我更容易感觉幸福,帮助别人之后的幸福感,是越久越香。”

  总结这八年来坚持不懈的在公益道路上的收获,刘雯雯认为要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信念。“以后我想去发动更多的人,来做公益。”临走时,刘雯雯告诉记者,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企业加入公益事业中来。

责编:刘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