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诺贝尔奖得主崔琦求学路 10岁心算能力惊呆乡人

2013-10-25 06:39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10月24日,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来郑访问

  10月24日,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来郑访问

  映象网讯(记者 王秋欣 首席记者 赵媛/文 沈翔/图)◎从河南农村的放牛娃,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的一生可用“传奇”二字形容。

  ◎崔琦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求学路?他自小便是天资聪颖的“神童”吗?中途差点学医的他是如何跟物理“结缘”的?

  ◎15年前,当时还在出版社工作的现东方今报记者靳晖曾多次南下宝丰北上北京,历时半年采访,整理10多万字的原始素材资料,准备给崔琦出传记所用,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今天,这段尘封已久的采访资料终于得以刊发,由东方今报记者独家揭秘崔琦传奇求学路。

  崔琦“量地”:

  10岁娃心算能力惊呆乡人

  在距离宝丰县10公里左右,有一个名叫范庄的小村庄,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从村边静静流过。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崔琦就在这个村庄呱呱坠地。

  崔琦的父亲崔长生以种地养家,母亲王双贤出身书香门第但识字不多。崔琦是家中老小,上面有三个姐姐,大姐崔颖,二姐崔珂,三姐崔璐。

  崔琦的三个舅舅王治军、王治安和王治寰,均是当地精英,其中王治军1906年赴日留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王治安曾任宝丰县教育会会长;王治寰为河南省教育厅督学。

  崔琦的高智商,年少时即有体现。

  “我采访崔琦的家人、邻居时,很多人都给我讲了崔琦自小天资聪慧、心算惊人的故事。”在靳晖15年前的笔记中,记载着很多目前已故去老人的访问实录,大家都对崔琦幼时的聪慧印象深刻。

  老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关于崔琦“量地”的故事。崔琦儿时的伙伴金雷当年介绍说,在崔琦10多岁时,因为他能写会算,村里就把他抽去跟着分地。当时有个叫崔安的老会计看崔琦“心不在焉”,很生气,等快量完的时候,就问他总共量了多少,谁知道崔琦一口就说了出来,一点不差。崔安不信,故意找了块号称“一杆旗”的地(相当于不规则的三角形)难为他,结果各个边的数据一测出,崔琦又是一口说了出来,惊得大伙儿直吐舌头。

  “小先生”:

  到妇女识字班代课

  1949年,崔琦在新宝镇的石桥区高皇庙高小毕业。由于当地没有中学,崔琦只好辍学在家。

  解放后,范庄村成立了妇女识字班,当时已经十一二岁的崔琦除了帮父母干些农活外,还常常代大姐和其他老师到妇女识字班代课。

  靳晖15年前的笔记记载,当年已经80岁的金狮子老人回忆,刚开始大家开崔琦的玩笑,说“小毛孩子还要给婶子、嫂子画道道”,谁知道崔琦一讲课,不但通俗易懂、一听就会,还非常有趣,结果大家争着让他上课,还尊称他“小先生”。

  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先生听说此事后,特意拜访了这位“小先生”,一见之下,为之倾倒,遂托金狮子代为说媒,想把妹妹许配给他,一时传为佳话。但随后,崔琦就被大姐接到北京读书,后又辗转投奔远在香港的二姐,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段被邻里看好的“金玉良缘”也不了了之。

  香港求学:

  想家想娘也想小伙伴

  “崔琦实在是太聪明了,为了不耽误他学习,家人准备把他送到香港去读书。” 15年前,崔琦的表姐、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筱兰在北京接受靳晖采访时,讲述了崔琦远赴香港读书后的经历。

  1951年,崔琦辗转到达香港,此后几年,给家里写过2封信。崔琦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求学情况,“语言交流很不方便,广东话听不懂,很想家,想娘,也想家里的小伙伴” 。崔琦姐弟在香港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在努力求生的同时,也顽强学习、刻苦求知。在香港培正中学,有一份崔琦的成绩单:物理90、历史92、数学91,地理、国文和英文成绩也都在80分以上。崔琦的毕业评语是:勤奋、举止端正、彬彬有礼。

  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崔琦有一个选择,就是去台湾大学学医,可以拿全额奖学金。当时,全额奖学金的诱惑让崔琦差点选择去台湾上大学,但随后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也伸来了橄榄枝,几经考量,崔琦选择了美国,开始专攻物理。

  毕业后,崔琦又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并获得博士学位。

  摘桂冠:

  一身便装与记者们见面

  据王筱兰回忆,崔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前往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并一直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1982年,崔琦和其他物理学家一起,开始了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下的电子的研究。

  研究是枯燥的,崔琦却总能从中发现乐趣,他曾告诉家人“能随心所欲设计新模型,能制造一个个用钱都买不到的新产品,那种满足感难以形容,做实验又有何难?”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说:“外面天气很好,到外面玩玩再回来,不要压着自己钻进牛角尖,松弛一下,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最有意思的是,1998年11月13日,当崔琦在收音机中听到,自己及其他两位科学家因为在量子物理领域的重大突破而折桂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表示“深感意外”。他仍旧做自己的日常工作,并按原先的安排,到医院验血。直到校方费力找到他时,他才一身便装与蜂拥而至的记者们见面。

  从1951年到1998年,47年岁月锤炼,将一位河南农村的放牛娃,推到了世界物理学领域的巅峰。而此前,很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均出自科学世家,以至于在诺贝尔奖颁奖记者招待会上,崔琦泪洒当场:“小时候在乡下耕田、割草、放牛,感觉能从中学毕业已算幸运。”

  人生是自己走的,评价却总是别人给的,崔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他大学毕业同学录中学友的评价,可见一斑:

  “六尺身材堪谓高,天赋英聪功课好,兼长国、英、数,日常小事却糊涂,五毫当一毫。写字时笔墨飞舞,笔迹字体犹如乱草,指挥音乐,南拳北腿如比武,歌声动人,姿势美妙够风度。爱班之宝,基督虔徒。”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