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 聚焦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嬗变

2013-11-18 06:31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编者按】

  昨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题和4版头题位置,分别以《“产业集聚”这样发生》、《中原“聚”变》为题刊发文章,聚焦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嬗变,探讨河南转型升级的经验和成就。本报今日摘发如下:

  中原熟,天下足。但是,米袋足,钱袋未必足。河南省民权县就曾面临这般尴尬,产粮是全国先进县,县域经济全省倒数第一。

  民权县搞过产业,冰熊冷柜厂上世纪90年代相当红火。但后来大批农民工转向浙江沿海谋生,著名冰箱公司“香雪海”民权籍工人达60%。

  2009年,河南省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澳柯玛入驻前,厂方来考察,又惊又喜:小到栏筐、注塑,大到压缩机、冷凝器,当地全可配套。产业要配套,相关其他方面也都要配套。民权产业集聚区附近,6万平方米职工宿舍落成,高标准小学9月开学,职教、技术培训中心已开课。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说,要让河南7000万农村人口实现小康,县域经济是主平台、主阵地、主力军。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就是产业集聚区。

  眼下,河南有180个像民权这样的产业集聚区。到2012年底,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过万亿,是2009年4倍多;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47万亿元,3年翻一番;从业人数近300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占全省半数以上。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为农业大省的转型升级攒足了后劲。

  中原“聚”变

  产业集聚区对发展县域经济有啥用 人民日报用调查和数据给出答案

  “十八罗汉闹中原”,曾是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代表作,如今则是“一百八十罗汉闹中原”——河南省发改委统计,眼下河南有多达180个产业集聚区,大多数在县里,尤其是众多传统农业大县后来居上。

  ◎科学布局 “三规合一”

  河南抓住机遇,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土地和城市两个规划严密套合,让“三个规划”精准衔接,为合法依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产业集聚区和原来遍地开花的工业园差别在哪里?

  “我们基层干部对其中的差别感受最深。”封丘县应举镇党委书记杨智勇说,过去抓经济“捡到篮里就是菜”,“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即使有小工业园区,也多是缺水少电路不通。现在则是围绕主导产业来招商。

  在规范整合原有300多个园区基础上,河南确定了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介绍,2009年,他们用几乎一年时间,指导各地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建立了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如今,“规划先行”已成共识,而“三规合一”,则无疑是河南的创举。产业集聚区谋划之时,正值国家土地和城市两个规划修编,河南抓住这个机遇,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与这两个规划严密套合,让“三个规划”精准衔接,为合法依规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攒足了后劲。

  ◎集群发展 集约发展

  数据显示,18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过万亿元,是2009年的4倍多;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47万亿元,三年翻一番。

  走进许昌市长葛产业集聚区,一片“电”字招牌,这里集聚了28家电力装备企业。各自相距不过1公里,分布着三家公司:三荣电器为天壕公司配套锭子、转子。天壕公司为森源电器供应电机。三家企业抱团发展,成本大大降低。

  产业集聚,不能是“小土豆装一袋”,关键要有主导产业。河南省要求:一个产业集聚区不能超过3个主导产业。把握“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原则,集中力量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如今,全省产业集聚区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8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特色产业集群已达55个。

  功能集合构建,集聚促进集约。传统皮革产地平舆,集聚区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皮革污水治理厂。以前企业每吨废水处理要15元以上,统一治污后每吨降至8元以下。

  郑州航空港,全省最大的产业集聚区,2010年吸引富士康项目进驻,目前全球70%的苹果智能手机在这里生产,73家配套企业前来落户。国家批复建设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有10家航空公司开通15条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其中南航创纪录地在一个月内开通两条国际货运航线。

  数据显示,18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过万亿元,是2009年的4倍多;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47万亿元,三年翻一番。

  ◎以产兴城 依城促产

  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市和县城周边,成为城市的工业功能区,也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快向城市特别是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转移创造了条件。

  柘城县邵园乡四所楼王村35岁农民窦培良,如今多了“工人”“市民”两个身份。前些年他放弃在江苏南通月薪5000多元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产业集聚区里的万克钻石工具公司,每月能挣六七千元,还在附近买了套110平方米的房子。

  在此设厂生产阿玛尼、优衣库等服装的上海投资商王桂英也心动要买房。她很感慨,几年前县城相当破旧,有个湖也臭气熏天。集聚区发展起来,城市治理也跟上了,一个有2000亩水面的生态公园已全新开放。

  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业集聚区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得到有机结合。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伟介绍,河南180个产业集聚区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市和县城周边,成为城市的工业功能区,也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加快向城市特别是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转移创造了条件。

  如今,全省产业集聚区从业人员达到299.18万人,累计新增就业人数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许多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河南也实现了省内转移就业人数超过省外的历史性转变。

  ◎政策引导 要素保障

  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河南省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

  台资企业鼎祥制衣总经理汪心慈两年前刚到周口市郸城县投资时心存疑虑,来了之后发现,标准化厂房“虚位以待”,职工宿舍和食堂样样齐全,连清洁工政府都帮忙出钱聘。去年,政府又帮企业建了13个“乡村车间”,吸纳回流返乡工人4500多人。

  “产业集聚区也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试验田。”河南省省长谢伏瞻说。为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要素保障机制,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12个文件,不断优化政务、商务、法制等环境,实现“一优带百通”。

  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支持体系、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河南省对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

  五年探索路,中原“聚变”时。河南省统计局的数字印证了这一“聚变之力”:今年前9个月,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速高于全省6.4个百分点,对全省增长贡献率达67.7%。今年前8个月,全省产业集聚区利润同比增长27.6%,超全省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利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39.8%。(人民日报记者 龚金星 崔佳 施娟 曲昌荣 王汉超)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