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刑事处罚12名职业医闹 职业医闹影响公共场所秩序

2013-11-21 06:39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映象网讯(记者 刘长征)探究职业医闹产业链的滋生土壤,不仅有病患家属的原因,还包括医院、卫生主管行政部门,甚至当地政府的应对失当。还好,社会各方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去年,我省开始推行医疗责任风险金制度;今年,我省已刑事处罚12名职业医闹。

  患者说:“闹了比不闹赔偿高。”医院说:“为了正常工作秩序只好妥协”……滋生职业医闹产业链的土壤究竟是什么?这种行为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还是已经触动了法律?我们靠什么来真正解决医患纠纷?

  【故事】

  医院保安:“不同医院总看见同一个人在闹”

  郑州市一家公立医院的保安队长李沛经常在不同的医院值班,经历过不少医患纠纷的事件。

  “病人家属有时候闹,我们阻拦,有些身上有刺青的年轻人把我们的保安都打伤了。”李沛说,经历的次数多了,他发现,有的“病人家属”是熟面孔。“这些人一看就不像家属,脸上没啥难过的表情,开始躲在后面,一闹起事来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

  “我在这家医院看到一个40多岁的男人,瘦瘦的,带着几个人闹事,等我换到另一家医院值班,又看到他带着人闹事。”

  李沛说,每次这个男人都说自己“亲戚”死了,“有时候一个月碰见他三回,我开始还纳闷他咋恁倒霉,后来听人家说,他就是专门吃这一行的。”李沛这才知道自己碰上了“职业医闹”。

  【声音】

  医疗事故患者家属有三层“疑虑”

  是什么滋生了职业医闹产业链?家属们为什么要“闹”呢?

  河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路政认为,患者家属面对医疗纠纷往往有三层“疑虑”:第一层,怀疑病人在医院出事真正原因;第二层,怀疑医疗行政部门解决医患纠纷的公正性;第三层,怀疑走合法渠道维权的效果。

  路政说,很多病患家属觉得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跟医院比较熟,怕有暗箱操作;走司法鉴定和法院起诉的路又太漫长。因此,只好选择“闹”这个看上去既简便又有效的办法。

  “事实上,患者家属还有一层心理,也许自己都没意识到,那就是总觉得,闹了比不闹赔偿多,闹得越大,赔得越多。”一位多年从事医疗纠纷处理的医院行政工作人员说,和医院相比,患者家属往往被看成弱势群体,大家都觉得,这么大的单位出点钱算什么。

  医院息事宁人引起恶性循环

  病患家属的“三疑”给职业医闹们提供了“闹”的动力,而滋生其成为产业链的土壤,不仅是病患家属,还包括医院、卫生主管行政部门,甚至是当地政府。

  刘传慧是郑州市骨科医院综合内外科主任,同时也是医务科副科长,处理了多年医患纠纷问题。

  “2010年起,郑州市政府就下文要求5000元以内赔偿医院自行处理,超过5000元,应引导患者去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刘传慧坦言,大约只有10%的人愿意去医调委解决问题,绝大部分人还是想“多闹几天给得更多”。

  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医院为了怕造成负面影响,往往选择息事宁人,选择赔钱了事。一位郑州市三甲医院的行政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患者家属会选择到卫生局乃至政府上访,医院领导有时也会受到主管部门的压力:“事闹得大了,你们年底考核可能要扣分。”

  然而,这样却让医患纠纷形成了恶性循环,进而催生了职业医闹的产业链。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