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一村镇遭遇煤矿“围”村 民房开裂变危房

2014-08-21 06:5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半个寨村一户村民的房顶上裂开一道缝

    半个寨村一户村民的房顶上裂开一道缝

    村民张学琴家的院子里,裂缝落差最高达4厘米左右。

    村民张学琴家的院子里,裂缝落差最高达4厘米左右。

  偃师市府店镇半个寨村紧挨着两个煤矿,2005年前后,由于煤矿开采,村庄几乎成了“塌陷区”,不少村民家中地面出现裂缝。有村民家里盖了200余平米的住房,由于房屋裂缝过大,无法住人,一家4口却只能“蜗居”在一个十几平米的屋子里。

  住房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隐患,当地有没有采取应对措施?记者了解到,2012年,政府联合开发商修建安置房,一期工程2013年10月已完工,但依然不能入住。这背后原因是什么?昨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探访。

  【探访】一条裂缝,从正门“爬”到房顶

  “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子都没法儿住了,快来看看吧!”昨日,记者接到偃师市府店镇半个寨村村民打来的热线,反映村里不少房子都严重开裂,无法住人。

  20日上午,记者沿着207国道一路东行,准备去半个寨村一探究竟。快到该村时,路两侧开始出现不少煤矿,而这个小村子,就坐落在煤矿旁边。

  44岁的张学琴1996年嫁到半个寨村,当时家里已经盖起了砖房。然而,四五年前开始,张学琴发现院子的地面逐渐开裂,屋子也不断出现掉粉、裂缝的情况。如今,院子里的裂缝从正门一直延伸至堂屋屋顶上。由于屋里的裂缝越来越大,如今,堂屋和主卧都不敢住人,全家4口人都挤在东侧没有裂缝的屋里。

  41岁的张军坡家距离张学琴家不足50米,他家的情况更糟糕,200余平方米住房,如今只有一间十几平米的屋子可以住人。“老母亲没地方住,只能暂时跟着我哥住。大儿子在武校,没事不叫回家,因为回来没地方住。”张军坡说。

  记者看到,张家的房子开裂非常严重,顶部裂开一道黑乎乎的缝隙,而墙壁相接的地方直接裂开。“看看俺家的房子,整天住着可心慌!”80岁的村民张奶奶指着房屋屋檐上的裂缝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房屋倒塌出现意外,她家专门用青砖在屋内修建了“支撑柱”。

  【析因】煤矿“围”村,村子出现地面下陷情况

  像张学琴、张军坡家里出现的这种情况,在半个寨村并不是特例,全村100余户人家,几乎家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裂缝。

  “这附近都是煤矿,整个村子都属于‘塌陷区’。”村民裴宏明告诉记者,村子南边是叁驾店煤矿,村子东边是邢村煤矿,距离村子非常近。由于长期采煤,整个村子地面下方出现了整体塌陷,住房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半个寨村的路边,记者见到了一个“地质灾害警示牌”,上面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地点、诱发因素、避灾地点、撤离路线等都做出了清晰的解说,其中,诱发因素为“煤矿开采”,威胁对象是“群众生产生活”。责任单位是“府店镇人民政府”,防灾措施为“搬迁”。

  据村民们介绍,这个警示牌是最近一周前立起来的。随后,记者按照警示牌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与责任人取得了联系。该责任人介绍说,他是当地国土资源所的工作人员,立警示牌的目的主要是前段时间多雨,担心雨天造成灾情,所以提前立警示牌,一旦受灾,村民知道如何撤离。

  【疑惑】安置房已建好,为啥还不让搬?

  住房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隐患,附近煤矿和当地政府是否采取了应对措施?

  “2005年左右,这附近开始建煤矿,村里有些住户受到影响,2007年搬走了一批,共27户。”村民张军坡介绍说,2008年前后,他和村里其他住户房屋也开始出现问题,他们多次向大队和镇上反映。2010年,他们村里不少户人家都被定为“危房”。

  记者见到了张军坡家中的“危房证明”,是由府店镇政府于2010年3月16日发出的通知,上面写道“你户属危房户,已不具备居住条件,请接到通知后,人员和财产立即搬离,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俺家出去租房子住过一段时间,政府每月给补贴租金,后来房东收房子,我们只能搬回来了。”张学琴表示。

  “自己的房子因为外部因素影响不能居住了,造成这个现象的负责方应该给我们一个安置的办法。”村民纷纷表示,在距离半个寨村七八公里远的地方,政府修建了专门的安置房,但房子去年已经盖成,却始终没有接到入住通知。

  “安置房啥时候能住呢?俺们老两口可盼着呢!”60多岁的村民孙根发和老伴居住在政府给搭建的临时房中,他们的房子塌了几年,去年,政府给修建了临时住房,但这个临时住房冬天冷夏天热,最热的几天,孙老汉宁愿去住已经裂缝的土窑洞,他们期盼可以尽快入住新房。

  【说法】基础设施不到位,未达居住条件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们所说的“安置房”小区——幸福社区。该社区开发单位洛阳睿隆置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叶西西,向记者介绍了小区的建造和规划情况。

  “这个社区位于府店镇府西村,一期工程2013年10月已完工,多层楼房500余户,小高层220余户。”叶西西介绍说,这个社区规划安置周寨、新寨、府西、韩庄等12个行政村村民,共5710户,2万余人,其中,半个寨村属于韩庄,是首批入住对象之一。

  叶西西表示,房子虽然建成,但还没达到入住条件。因为小区基础设施没有建造,根据建房协议,小区的基础设施由当地镇政府出资修建。另外由于小区大门口有一个加油站,属于安全隐患,目前,加油站的去留仍在协商中。

  记者看到,小区的主体建筑共二十余栋楼房已经建成,大部分外墙已粉刷完毕,但小区道路依然是土路,没有绿化和硬化,没有修建路灯、花园等其他生活配套设施。随后,记者联系了府店镇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半个寨村的情况他曾经多次前往了解,去年还组织人去村民家进行了测量和调查,目前村民无法及时搬迁的主要原因是煤矿应该赔付的资金尚未到位。

  该工作人员提出,由于距离村民居住区太近,煤矿当年修建的时候应该有“前瞻性”,如果当时建矿前可以进行一个前期评估,设置一批“危房准备金”,一旦村民住房因为煤矿采集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解决。“我们镇政府能做的就是积极协调。”

  【诉求】“我们希望尽早离开危房,避免再发生意外!”

  住在裂开大缝的房子里,一旦出现事故,该谁来负责?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砸人事件”在该村已经发生过。

  40岁的村民李宏留左脚上留着一道深深的疤痕,如今不能干重活。这源于2013年5月19日的一次意外,当天,他站在自家平房上晾晒粮食,房屋前檐突然坍塌,李宏留从二层平房跌落,造成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看病花了4万余元。“我曾经找矿上讨说法,但矿方法人程伟民说,个人的问题要等半个寨村全村住房问题解决以后再说。”

  在李宏留家堂屋的房顶上,记者看到,房顶的裂缝已经比一个手掌还宽,他家邻居的房顶上也都出现有裂缝。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43岁村民张建党家里,2010年7月24日半夜,他家的一间房屋突然坍塌,他的老母亲腰部被砸伤。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谁家不提心吊胆?”采访结束后,一位村民叹息道,村里人要求也不高,自己的家园被破坏了,无法居住,到底应该住在哪里,期待责任方尽早给个说法。“我们希望尽早离开危房,避免再发生意外!”

  (记者 段伟朵文图)

责编:李争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