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 郑州近半车辆将享新政

2014-08-27 07:38 来源:郑州晚报

  5月16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推出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机动车异地检验、检验机构社会化、加强检验监督管理、强化违规违法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新举措。这些在9月1日即将开始实施的新举措中,最为令车主关注的,莫过于试行非营运轿车6年内免检的政策。

  免检,再也不用面对排队长、找黄牛、程序繁等问题了,车主们喜上眉梢之后,也遇到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啥样的车符合免检政策?免检政策将会带来哪些影响?政策实施前后有何区别?

  问答

  Q1

  哪些车辆能够享受六年免检政策?

  A1 自2014年9月1日起,试行注册登记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于上线检验政策。上述车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每2年定期检验时,车主只需要每两年到车管所等办理窗口申领检验合格标志,且无需再到检测站上线检测尾气排放。

  误区:并不是所有非营运车辆均可享受政策,以下车辆无法享受6年内免检政策

  在2010年8月31日及此前登记注册的车辆

  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

  发生过致人伤亡事故的车辆

  自出厂之日起,超过4年未办理注册手续的车辆

  营转非、出租转非车辆

  警用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Q2

  啥时候注册的车辆才能免检?

  A2 2010年8月31日以后,办理过注册手续的车辆,即在享受免检政策范围之内,只不过免检的次数不同。

  也就是说在今后的6年中,2010年8月31日(含)之前注册登记的车辆,仍需检验3次;2010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注册登记的车辆需要检验两次;2012年9月1目~2014年8月31日注册登记的车辆需要检验1次;2014年9月1日之后注册登记的车辆则无需检验。

  误区:拖到2014年9月1日后再审车享受政策,6年不用去车管所

  车辆年检的时间,是根据上一次检验向后推移,如逾期不参加年检上路,则属于违法行驶,将受到扣3分处200元罚款。

  虽然6年内免于线上检验,但仅限于不需要去往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线上检验,车主仍需在两年周期内,前往车管所领取检验合格标志。领取之前,车主要清除车辆的违章记录,并提供交强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免税证明。

  数据

  近一半车辆享受免检政策

  据郑州市交巡警支队提供的数据,我市2010年新车入户23.1616万辆,2011年新车入户26.1028万辆,2012年新车入户30.7618万辆,2013年新车入户34.2789万辆,2014年至今已约24.5万辆新车入户。

  除去2010年9月1日之前的入户车辆,2010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的入户车辆占郑州市267万辆机动车约47%。因此,会有接近一半的车辆,将享受本次实施的免检政策。

  对这项政策,不同的车主也有不同的看法,大部分车主认为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但也有一些车主认为,为了自己的安全,两年之内去审一次是应该的。

  一审车点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对政策的具体实施仍吃不准,不过这样一来的确能够缓解审车难的问题。但也提醒车主,一般审车能够达到合格率的,基本就是前6年的车,如果维修保养都在4S店,或者车主比较爱惜车辆也好,不过大多数车辆在6年后都是破车了。“该检的不检,该修的不修,到时候审车将会更难。”

  对比

  花费

  耗费时间

  年检项目

  只需携带申请表、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强险凭证。

  申请表、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强险凭证、机动车查验记录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出具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车船税纳税或免税证明。

  领取检验合格标志无需交费

  检测费(200元)*3次

  10分钟领证*3次

  30分钟到一天*3次+周末、节假日部分检测场休息

  每两年一次:提交提供交强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免税证明后领取检验合格标志。

  每两年一次尾气检测、查违章、交押金、外观检验、上线检测(刹车、大灯、底盘等)、总检审核、交费,领标

  无线上检验,仅有3次线下检验

  3次线上检验

  6年内年检次数

  实施前 新政实施后

  新老政策有何差异?

  提交材料

  链接

  年底前全国实现

  省内异地检车

  在推行机动车省(区、市)内异地检验方面,年底前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推广。此次还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允许车主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预约检车,并开设预约检验通道和窗口,方便车主自主选择检车时间,减少排队等候,做到“随到随检”。

  此外,公安交管部门在发放检验标志的时候会提示,要求车主承诺不非法改装车辆,加大道路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改装,将依法查处并责令恢复原车原状。(记者 刘凌智)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