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家厅局公布2013年“三公”明细 普降是共性

2014-09-23 06:49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说法公车改革是最直接减少运营开支的途径

  公车运行维护费作为河南“三公”中的大头,减少这部分开支对压缩经费将起到关键作用。在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眼中,要减少这部分支出,就得从公车改革着手。早在2010年,省政协委员张景林就建议:保留公、检、法、司等特殊专业用车,逐步取消其他职务专车,组建公务用车租赁公司解决公车私用、财政支出浪费等问题。省人大代表董广安在第九届、十届省人代会上先后两次提交建议,呼吁我省尽快推行公车改革。

  今年7月16日,酝酿已久的公务用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此次改革的一大看点是所有司局级以下公职人员的原一般公务用车要取消,代之以发放有三档具体标准的公务交通补贴,富余的司勤人员要安置。原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公车改革方案实施后,可望较为明显地减少财政支出中的相关开支,明显降低公车使用的行政成本。在他看来,公车改革最直接的就是减少了今后在车辆购置、运营方面的经费开支,包括与公车相关的司勤人员薪酬开支。

  关键词:因公出国

  在大多部门都是花费最少的项目

  从18厅局的“账本”看,因公出国经费在大多部门都是花费最少的项目,如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占比不到两成,省民委、省质监局等不到一成。

  各家单位在账本中都详细说明了出国的原因、人次和团组。例如,省民政厅本级及厅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团组8个、13人次。省质检系统安排出国团组5批次、5人次,分别应白俄罗斯、瑞士、爱沙尼亚等国政府要求,有省豫台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通知,经有关部门批准。

  话外音

  花费不能简单横向比较因为列入决算的单位不同

  此次“晒账”,18厅局的“三公”开支差异很大,有的部门达到几千万元,有的部门只有一二百万元。“支出规模差异大主要是由于各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数量不同造成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解释说,像实行垂直管理的一些部门,在省、市、县甚至乡镇都有它的派出机构,支出总额是由上千个单位汇总而成,支出金额也相应较大。即使两个部门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差不多,但由于工作职能不同,体现在“三公”支出上也不一样。比如,有的部门外事活动较多,出国费用就会相对多一些;有的部门承担抗旱、地质勘察工作较多,交通工具购置和维护费用就会高一些。

  白景明认为,将各部门之间支出规模进行简单类比是不科学的,更不能以此评判是节约还是浪费。部门支出是否正当合理,关键是结合政策法规、政府规划和部门职能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截至9月22日17时,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有18家厅局陆续在各自网站上公布了本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工信厅 省民委

  (省宗教局)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人社厅 省交通厅 省农业厅 省审计厅 省政府外侨办 省质监局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省旅游局 省体育局 省粮食局(记者 张渝)

责编:李娅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