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专家:PM2.5内生物气溶胶是活的 威胁大

2018年04月24日08:14  来源:科技日报

5034

  当我们在讨论PM2.5、PM10时,可能没有想到它们在空气中有一部分是活的,还会自我繁殖,这就是指生物气溶胶。在北京大学近日召开的空气生物安全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大气污染防治,除关注各种化学成分,混杂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也应成为重要研究对象。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说,生物气溶胶通常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0微米以内的含有微生物或来源于生物性物质的气溶胶,包括悬浮于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及化学毒素等,是PM2.5、PM10等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化学成分的PM2.5、PM10相比,某些时候生物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大,对其监测预警和防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粒径不同,健康危害不同

  生物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土壤、植被、水体等排放,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医院、养殖场、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排放。不同来源、不同粒径的生物气溶胶颗粒由于毒性和在空气中悬浮时间不同, 对人们的健康危害也存在显著差别。如风媒植物花粉颗粒、真菌和细菌的典型粒径分别在15—58微米、1—30微米和0.25—8微米,而病毒的粒径则小于0.3微米。

  要茂盛说,生物气溶胶呼吸暴露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1918年爆发的H1N1流感使得全球5000万人死亡,如今流感病毒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仍然是人类第四大杀手,每年近300万人因此丧生。

  “PM2.5更小,可直接进入肺泡、血液等,因而被认为危害更大。”要茂盛说,与化学物质最大的区别是,如果生物气溶胶被吸入人体,不但能进入得更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自我繁殖,因其这一特性,特定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是没有阈值的。

  研究表明,空气中常见的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孢子菌属等真菌都可以分泌过敏原, 引发过敏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指出,生物气溶胶暴露还能促进健康人的血压显著升高,导致不可逆的慢性肺功能减退。

  要茂盛说,研究还发现,在雾霾天时,空气中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显著高于非霾天的浓度水平;污染严重的城市明显高于乡村。“也就是说,雾霾时空气中的这些生物成分进一步加重了健康风险。”

  最快1分钟成监测预警巨大挑战

  “由于生物气溶胶的这些特性,在特定场所其处理、分析以及启用防护措施需要在3—5分钟内完成,其监测预警最佳时间为1分钟。”要茂盛说,这个时间的要求是对当今现有技术的巨大挑战。

  据介绍,为实现生物预警,美国耗资近1000亿美金,专门设置了“生物盾牌计划”。过去10年,北京大学生物气溶胶实验室研发了专门的空气生物安全防御系统BioSTAND,即集成了空气、呼出气采样、酵母菌蛋白荧光等分析技术自动检测平台,首次以荧光标记的酵母菌实现了对细菌、PM2.5毒性指标的多方面实时在线监测等。

  人类细胞与酵母菌细胞一样有自噬现象,基本机理等也类似,并具有相似反应,通过PM2.5等对酵母菌基因的损害可推断出对人类基因的相关损伤。要茂盛说,实验室通过对酵母菌的上百种基因蛋白进行了高通量筛查,发现了氧化损伤蛋白(HSP60)、DNA修复蛋白(SSA1)等对空气中的PM2.5响应比较灵敏。“当PM2.5等对酵母菌发生了某些损伤,相对应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就会表达并发光,然后被酵母菌蛋白荧光自动检测平台‘捕捉’到,这样就好像实时监测到不同地区每辆车的行驶拥挤状况。”要茂盛说。

  需建立大气污染毒性指标体系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侯立安院士等多位专家均表示,大气污染防治本质上是为了最有效和最大限度地减小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现有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以质量浓度为标准,而忽略了不同颗粒物组分的差别,这其中包括有活性的生物气溶胶,这样会造成不计成本的污染物盲目减排,却没有获得额外的健康效益。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大气污染毒性指标体系。

  要茂盛还表示,生物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污染物的交互机制以及在其转化中的可能作用, 以及对云的形成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需进一步了解;生物气溶胶与大气污染以及雾霾形成机制是否有关系,大气中微生物是否会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等都是一些从未探讨的科学问题,都值得去研究。

文章关键词:气溶胶;PM2.5;绿色荧光蛋白;侯立安;1918年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科院查明北京PM2.5六大来源 煤炭或成“元凶”

    12月30日,中科院官方微博称,研究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成为北京PM2.5污染主要来源。其中,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 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内 河南六地PM2.5浓度大降

    我省的鹤壁同比降幅43.2%、安阳同比降幅42.0%、焦作同比降幅38.6%、新乡同比降幅38.5%、郑州同比降幅34.9%、开封同比降幅23.4%。业内人士提醒说,各地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措施,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 “2+26”城市10月PM2.5排名 PM2.5浓度低“前三”有河南三市

    我省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内的城市总共有7个,而10月份这7个城市的PM2.5的月均浓度均同比下降明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以上。

  • 今年以来北京市PM2.5浓度降至每立方米60微克

    (记者 阮煜琳)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方力10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10月29日,今年以来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60微克,同比下降6.3%,较2013年同期下降34.1%。

  • 8月份郑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周成绩单出炉 二七区获奖励1000万

    近日,记者获悉郑州从7月份开始对市内5区、3个开发区、5个县市、上街区和航空港区分两组进行“气质”排名,好者奖,差者罚。实施财政扣款情况如下,高新区200万元、中原区200万元、上街区160万元、金水区154万元、荥阳市150万元、登封市150万元、郑东新区150万元、管城区60万元。

  • 8月郑州环境空气质量周成绩单出炉 二七区最好奖励1000万

    近日,记者获悉郑州从7月份开始对市内5区、3个开发区、5个县市、上街区和航空港区分两组进行“气质”排名,好者奖,差者罚。实施财政扣款情况如下,高新区200万元、中原区200万元、上街区160万元、金水区154万元、荥阳市150万元、登封市150万元、郑东新区150万元、管城区60万元。

  • 天津秋冬大气污染攻坚:PM2.5浓度要降25%以上

    天津市委、市政府近日联合印发实施《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同时要求,要健全对区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约谈、督办制度,将问责追责范围下延一级。

  • 河南去年196个优良天 比前年多了13天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去年,全省空气质量实现了“两降一升”,一举扭转大气质量持续恶化趋势。“两降”:PM10、PM2.5平均浓度双下降,去年全省PM10每立方米平均浓度为12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7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微克。

  • 3月份74城空气质量最差10城 郑州排名第三

    环境保护部今日发布2017年3月和第一季度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

  • PM2.5从74微克到66微克 今年河南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提高

    而根据新的要求,京津冀周边城市今年在污染防治上都要提高标准,我省尤其是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7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防治压力也随之更大了。

  • 中国环科院院士:PM2.5暴露可致基因组表达改变

    专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近年来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PM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等的污染问题。据了解,环保部颁布实施的环境标志空气净化器标准将引导企业生产更多更加适合普通百姓家庭使用的净化器产品。

  • 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监控数据:今年春节PM2.5等污染物指标低于去年

    “二氧化硫数据的变动对于鞭炮燃放与否最为敏感,数据充分说明了禁燃令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直接的作用。有市民仍记得,在今年除夕前后,郑州市的空气并不“通透”,以至于有市民对禁售禁燃令的作用产生了质疑。

  • 雾霾天还不戴口罩?专家:PM2.5值超过60应戴口罩

    “到2025年,我国肺癌发病人口将高达100万,未来10年,肺癌将危害更多家庭。”昨日,在中国肺癌联盟武汉市普爱医院肺结节分诊中心挂牌仪式上,中国肺癌联盟主席、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介绍。

  • 去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1%

    针对此轮重污染天气过程,环保部已提前两天向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警提示信息。

  • 研究:三北防护林可吸附清除PM2.5 2050年建成

    兰州大学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对我国北方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具有一定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国内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否对大气污染物有吸附和清除作用缺乏系统的研究。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