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知邓惠政与邓州人的景范情结

2016-08-18 09:08 来源:映象网

  范仲淹知邓惠政与邓州人的景范情结

  花洲南大门

  范仲淹知邓惠政与邓州人的景范情结

  花洲一角

  北宋庆历年间,范仲淹作了三年邓州知州,他孜孜民事,政平讼理,创建花洲书院,并于此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孕育了邓州绵绵千年的人文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范仲淹惠泽邓州,遗爱邓人,邓州人久怀不忘,庙祀千龄。

  昔日,他知邓时留下的众多胜迹,已成为邓州发展文化产业、创建文化名市的重要支撑。求解边任、请知邓州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北宋与西夏议和,时为邠州知州兼陕西四路沿边安抚使的范仲淹,遂向仁宗上《陈乞邓州状》,求解边任。其中曰:据延路奏,所定疆界,并已了当,仰保安军、镇戎军榷务通行博易者。事或宁静,理当改更。其陕西边事,自有逐路经略使处置。惟此四路安抚司,今后别无事务,欲乞朝廷指挥废罢。臣则宿患肺疾,每至秋冬发动,若当国有急难之时,臣不敢自求便安,且当戳力。今朝廷宣示西事已定。况邠州原系武臣知州,伏望圣慈,恕臣之无功,查臣之多病,许从善地,就访良医,于河中府、同州或襄邓之间就移一知州,取便路赴任,示君亲之至仁,从臣子之所望,实(音医,意为“惟” )圣造,得养天年。

  范仲淹的以疾请知邓州,还有其无法言表的内在原因,即朝廷内部保守派加紧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不择手段,范仲淹觉得自己继续留在西北,挂着军职,无疑祸多福少。他知邠州不久,在给韩琦的信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心境的:“盖年向衰晚,风波屡涉,不自知止,祸亦未涯,此诚惧于中矣。”他到邓州后给相邻的光化军知军李简夫的《依韵酬李光化见寄》诗中这样写道:“欲少祸时当止足,得无权处始安闲”。由此可以看出范仲淹当时所处的环境极其恶劣,其心情也极为复杂,所以才上《陈乞邓州状》,请知邓州。

  当年十一月乙卯(十四日),仁宗同意他的请求,仍保留资政殿学士的馆阁职称,转给事中知邓州。范仲淹遂带着病残的长子纯祐,从邠州南下,到邓州赴任。

  邓州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也是邓姓发源地。位于伏牛山脉南部,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平原沃野,风俗淳朴。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国,公元前678年归楚,因人稠物丰,称穰邑,秦设穰县,隋开皇三年(583)置邓州,1913年改为邓县,1988年撤县建邓州市。

  宋初的邓州,又叫南阳郡,辖穰、南阳、内乡、顺阳、淅川五县,即今南阳市的大部分地区,治所设在穰县,即现在的邓州市。当时出知邓州的,多为中央要员,如张永德、赵普、苏易简、寇准、张知白、陈尧咨等,他们或为宰相,或为重臣,或为名将。范仲淹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来到邓州的。

  范仲淹到任后,看到邓州“风俗旧淳,政事绝简,心方少泰,病宜有瘳。”(范仲淹《邓州谢上表》),于是把寄养在京城妻兄李纮家的二儿子纯仁、三儿子纯礼及女儿也接到邓州一起生活。庆历六年(1046),他的新婚妻子张氏夫人,又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儿子纯粹。范仲淹一生大都在四处奔波中,无暇照顾家室。到邓州后,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在新婚妻子的精心照顾和诸子随侍的亲情中,在众多文雅幕僚的陪伴下,度过了一生中极为难得的三年惬意时光。

  孜孜民事 政平讼理范仲淹请知邓州,尽管政治环境险恶,心情复杂,但忧国忧民的抱负却坚定不移。在给仁宗的《邓州谢上表》中,陈述了守边首尾四载和改参大政的甜酸苦辣,重申了自己“启沃无隐,出处惟命。持一节以自信,历三黜而无悔”的信条。最后表示:“敢不孜孜于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上酬圣造,少罄臣诚。”范仲淹知邓三载的情况,《嘉靖邓州志》把它高度概括为“孜孜民事,政平讼理”。

  1、体察民情范仲淹一到邓州,便深入民间了解民风民俗和百姓疾苦,与邓州百姓同忧乐。他的“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范仲淹《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他早出晚归拜询邓州父老的感人情景。他曾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当地正月二十二日士女游河、三月三日郊外踏青活动。他在给晏殊的《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的诗中,生动地记录下了“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的风俗民情,并特加注曰:“襄邓间,旧俗正月二十二日,士女游河,取小石中通者,用彩丝穿之,带以为祥。”范仲淹体察民情细致入微,就连小姑娘们游河踏青,用彩丝串石带在身上以祈祥瑞这样的小事都了如指掌。范仲淹还按照当地风俗,带领僚属参加民众的祭风师活动。他的《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详细地追述了他在孟春正月祭祀风师的经过和期望。诗曰: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斋戒升于坛,拜手首至地。所祈动以时,生物得咸遂。勿鼓江海涛,害我舟楫利。旱天六七月,会有雷雨至。慎无吹散去,坐使百谷悴。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际。乃可驱云烟,以喜万人意。愿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阜财复解愠,即为天下赐。八使重古礼,作诗歌祭义。诚欲通神明,非徒奖州吏。贤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他祈求风师刮风要大小适时,以使万物生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要刮大风影响水路交通,六、七月间雷雨天,不要刮风吹散云彩,引起天旱,使庄稼枯黄。秋高气爽的十五晚上,若有云彩遮住月亮,要把云彩吹散,让天下百姓享受明月清风,尽情高兴。他说,这不只是对地方长官的奖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天下苍生。为了感动风师,他先行斋戒,再登坛拜祭,以至于叩头至地。他做得很严肃,很认真,很虔诚,表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2、贺雪抒怀范仲淹虔心敬意祈祷上苍风调雨顺,让老百姓有个好收成。谁知天不遂人意,庆历六年(1046),邓州自秋至冬数月干旱,二麦枯黄,百姓发愁,他更是心急如焚,“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范仲淹《依酌答贾黯监丞贺雪》)范仲淹不但带领百姓整修陂堰,引水抗旱。还每月三次向朝廷奏报旱情。待到普降瑞雪,人们向他祝贺。他在州衙铃斋置酒款待贺雪的人们。他想到来年五谷丰登的情景,更是高兴得和年轻人一样,饮酒击筹,且舞且歌。这时因公出使邓州的河东提刑张去惑,将作监丞襄州通判贾黯都赋诗志贺。范仲淹依韵赠答,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他在《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诗中说: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一场大雪使范仲淹顿解愁颜,是因为它将为老百姓带来一个好年景。

  3、寻泉凿井在古代,兴水利是厚农桑的主要措施。从范仲淹诗文中反映出,他在邓州一是整修陂堰,引河水灌田;二是带领百姓寻泉凿井,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昔日,范仲淹带领百姓所凿的水井,基本已湮没不存,唯有花洲书院内的一口水井因其功效而保存至今。当时,邓州城东南一带的井水苦涩,长期饮用,多生怪病。范仲淹便带领学子在书院周围凿井寻泉。最终在书院西侧挖出了一口井,井水甘甜,解决了学子和周围百姓吃水困难。久而久之,怪病也都慢慢好了。为这件事,范仲淹还专门写了一首长诗以记之,其中曰:“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长戴尧舜主,尽作羲黄民。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老百姓感念范公恩德,便将此井取名“范公井”。2002年,修复花洲书院时,在井上建了一座无顶六角亭,笔者特撰楹联一幅,刻于亭前石柱上,以志纪念:“寻泉凿井滋后士,饮水思源效前贤”。范仲淹知邓州,政简刑清,一年余而化行俗美,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范仲淹《酬李光化见寄二首》),生动地记载了当时邓州民乐升平的太平景象。

  4、惠及他州百姓范仲淹不仅关心邓州百姓,对他州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十分关心。庆历八年(1048),黄河以北出现严重的旱情,不少灾民来到邓州,范仲淹全力救济他们。有些流民还在范仲淹的资助下到了湖北的随州和江陵。由赈济流民,他想到了在定州的韩琦,挂念那里百姓的生活。遂给老友去信询问灾情:“河朔灾沴非常,大烦忧轸也。麦苗不立,向去如何?此中亦有北来流民,见行救济,多过随郢去。”并告诉韩琦,邓州和往常一样,“夏田丰稔”。后来听说北方落了雨,想来会有个好收成,因此,又给韩琦去信:“河朔久困,今春少雨。后来闻已滂沛,应有稔意”。同时,给韩琦介绍邓州的情况:“此中蚕麦大获,秋稼亦盛,甚释忧惧,可偃息以从事矣。”庆历八年春,范仲淹还平息了与邓州相邻的金、均、房三州的地方骚乱,维护邻州的社会秩序。他在给韩琦的信中说:“所辖金、均、房,相去各五七百里,山川险隔,自冬至春,三州各有小小结构,幸而告败。”金、均、房三州就在今陕西的安康、湖北的均县和房县,这三个州和邓州均归京西南路(治今襄阳)管辖,应为平等关系,不相隶属,但信中称“所辖金、均、房”,看来范仲淹当时还可能负责京西南路的事务,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营苑修圃 与民同乐范仲淹知邓时,还整修了邓州名胜百花洲,与民同乐①。百花洲,在邓州外城东南隅,是邓州的一方文化盛景。据清代邓州花洲书院山长陆钟渭《咏百花洲三十韵》诗中的“闻道东湖风景好,临涯曾建百花洲”诗句推测,那个地方原来叫东湖,后来在湖中建岛,岛上遍植百花,因名百花洲。百花洲辟建于何时,史无记载,现存最早咏百花洲的诗是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兵部尚书宋祁给邓州知州燕肃写的《答燕龙图对雪宴百花洲见寄》,诗中有“百花洲外六花寒,使幕凌晨把酒看”句。宝元二年(1039),谢绛任邓州知州,整修了百花洲,并在百花洲畔的城头上建览秀亭。同年,欧阳修、梅尧臣到邓州拜访谢绛,他们在百花洲上泛舟,在览秀亭下抛堶,并赋诗唱和,以记其盛。从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二首》诗中的“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不知芳渚远,但爱绿荷深。”“暮角城头起,归桡带明月”推测,那时的百花洲水域面积非常宽阔。七年后,范仲淹来到邓州,百花洲已有些荒凉,览秀亭也已破败。他筹措资金,置办物料,召集能工巧匠,按其家乡苏州的园林风格,再次营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②,还在百花洲上建嘉赏亭③。把邓州西郊各种菊花移到百花洲上建起了菊台④。为振兴邓州文运,又在附近的城头上建了春风阁⑤、文昌阁⑥。使此地风光之盛甲于宛南。百花洲重修后,范仲淹把它辟为园囿,与民同乐。他在《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一词写道: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繁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百花洲风光如画,置身其间,恍如世外桃源,他与邓州百姓在这里共同赏春,忘却了一切烦恼,欢乐之情溢于言表。《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是范仲淹送给时任陈州知州晏殊的一首诗。随诗挚献的还有一幅《百花洲图》,此诗算是对《百花洲图》的文字说明。他在诗中写道: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怜翘鹭,优游羡戏龟。阑干红屈曲,亭宇碧参差。倒影澄波底,横烟落照时。月明鱼竞跃,春静柳闲垂。万竹排霜仗,千荷卷翠旗。菊分潭上近,梅比汉南迟。岸鹊依人喜,汀鸥不我疑。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素发频来醉,沧浪减去思。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此诗不仅描绘了百花洲一年四季的优美风光,而且为我们记录下了范仲淹在百花洲上与民同乐的盛况。

  范仲淹不仅在百花洲上与民同乐,还经常在这里宴请客人。当时应范仲淹之邀游览百花洲的名贤,有姓名可查的就有致仕宰相张士逊、河东提刑张去惑、襄州知州王洙、襄州通判贾黯、光化知军李宗易、提刑赵良规等人。范仲淹和他们携手百花洲,踏雪赏梅,游湖寻春,置酒高会,赋诗唱和。保存下来的范仲淹诗词中,咏百花洲的就有14首之多。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览秀亭诗》、《中元夜百花洲作》、《依韵答王源叔忆百花洲见寄》等诗,都是咏百花洲的名作。尤其是《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还被清代学人张景星收入《宋诗别裁》。

  重教办学 振兴文运。范仲淹忧民报国,兼济天下。他从历代王朝的兴衰史中看到了昌文兴教、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早在天圣八年,他在《上时相议制举书》中说:“夫善国者,莫先育材;育材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他在邠州时,曾择地扩建郡学,工程未峻而调任邓州,在邓州撰写了《邠州建学记》。《记》中指出: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人曷尝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于万物,非昔醇而今漓。吾观物有秀于类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器有所未就而然耶!庠序可不兴乎!庠序者,俊乂所由出焉。三王有天下,各数百年,并用此道,以长养人材,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斯明著之效矣。所以,他每到一地都兴办学校,他主持庆历新政时,更促成仁宗诏令天下州县皆立学。知邓后坚持实践州县办学的宏愿。建书院,育人才。据民国《重修邓县志》记载:“花洲书院,在范文正公祠东。范公出刺邓州,在百花洲上建学舍,以教士子。”书院的讲堂名曰“春风堂”,取意于“宣圣春风”的典故。宣圣,即孔子,据《尚友录》记载:“汉武帝谓东方朔曰:‘孔颜之德何胜?’方朔曰:‘颜渊如桂馨一山;孔子如春风,至则万物生’”。范仲淹将书院讲堂命名为春风堂,是希望教师讲课如春风化雨,学生听讲如坐春风。为了使书院尽快兴盛起来,他常于公余之暇到书院执经讲学。范仲淹的儿子、官至宰相的范纯仁,谢降的三个儿子,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元祐时的邓州知州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见《嵩阳书院》)。

  据邓州人、明宰相李贤主持纂修的《大明一统志》记载,范仲淹曾赋诗“春风堂下红香满”。此诗虽为残句,但可以看出范仲淹以是满怀喜悦的心情,来描绘花洲书院人文蔚起景象的。创办花洲书院,开邓州千年文运。邓州人贾黯(字直孺)在书院创建的当年便高中状元。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邓州知州徐柱臣在《重修春风阁碑记》中曰:“贾直孺大魁天下,固证人文之蔚起。要非公之善教,不及此。一时沾化雨、坐春风,接踵而来者,蒸蒸日上。迄今虽人远代隔,而‘春风堂下红香满’之咏,犹啧啧人口于不衰”。

  邓州人把花洲书院视为教育的圣地,人才的摇篮。自宋而后屡圮屡修,办学不断。北宋绍圣二年(1095),范仲淹第四子范纯粹,子承父业任职邓州,整修花洲遗迹使书院重振声威。元代曾因战火一度荒废。明代因全国书院的兴起花洲书院得以恢复,并易名春风书院,嘉靖年间曾三次重修。清代花洲书院达到鼎盛,有记载的修复就有15次之多。其中有三次重大变化。一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州陈旭将书院移建于城内丁字口西。二是道光四年(1824)代知州马应宿又移建书院于百花洲原址,恢复各类建筑40余间,并复名花洲书院。三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州叶济全面重修书院,并按朝廷诏令,将花洲书院更名为“邓州高等小学堂”。自此儒学形式的花洲书院退出历史舞台,新学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近千年来,花洲书院弦歌不断,人才辈出。宋至清末,邓州出了3名状元,71名进士,202名举人。清末至今考入大学进而出国留学的人更是不可胜计,如和邓小平一起留法的文学博士丁肇青,中国社

  科院院士、《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丁声树,著名教育家、儿童文家作家韩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都是从花洲书院走出来的精英。五、名篇佳作 

  贯古流今范仲淹知邓州时,因为民风淳朴,政事绝简,心情舒畅,故而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他写于邓州的诗文、书信,现存仍有74首(篇),另有5篇在别处写的关于邓州的文章,合起来共有79首(篇),其中,奏章7篇,祭文5篇,墓志4篇,记2篇,序2篇,书信17封,诗词42首。最令人称道的是公元1046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在邓州花洲书院的讲学处春风堂上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完整全面地总结了一生做人之道和为官之本。仅360多字的《岳阳楼记》,结构严谨,字字珠玑,文情并茂,气势磅礴。特别是“先天下之忧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更是传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组成部分。纵观其一生,可以说范仲淹的“忧乐”思想萌发于孤寒的青少年时代,践行于坎坷的宦海生涯,结晶于民风淳朴、包容大气的厚土邓州。故而也就自然成为邓人骄傲千年的邓州精神。一篇《岳阳楼记》,不但使岳阳楼的景色更增光辉,也使它的诞生地邓州备受世人青睐。邓州,因一篇名文而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刘新年先生为花洲书院所撰的一幅楹联是这样概括的:洲孕文显圣,合秦关月、楚塞风,先忧国忧民,正气肇穰邑⑦;楼因记益名,汇巫峡云、潇湘雨,后乐山乐水,浩波撼岳阳。

  唯德是依 因心交友宋初士风,受五代影响,大都轻名节而寡廉鲜耻。至仁宗时,由于范仲淹“以直言谠论倡于朝”,士大夫“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宋史·忠义传序》),士风开始扭转,所以宋史本传说“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范仲淹唯德是依,崇尚品德节操,于他在邓州的几件小事上也可见一斑。

  1、拜谒钓鱼台邓州城北严陵河上有一个钓鱼台⑧,相传就是东汉严子陵垂钓的地方,这条河也因之称为严陵河。严子陵早年与刘秀同游学,关系甚厚。刘秀起兵南阳,他曾为刘秀出谋划策。刘秀称帝后,严子陵不愿为官,垂钓于严陵河畔。刘秀派人百般寻访,把他请到洛阳,封为谏议大夫。他坚辞不受,遂远离朝廷,隐居于睦州富春江。范仲淹知睦州时,建严子陵祠堂,撰《严先生祠堂记》。十二年后,范仲淹再次以遭贬之身知邓州。到任后也同样去拜访邓州城北严子陵钓鱼台,并赋诗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见《嘉靖邓州志·舆地志》)高度赞扬了严子陵不慕荣利的高风亮节。

  2、酬谢恩相范仲淹在邓州任上曾热情接待过许多宾朋僚友,致仕宰相张士逊就是其中之一。张士逊是与邓州毗邻的阴城(今湖北光化)人。早年以儒学起家,为人正直,仁宗朝三度拜相,多次保护范仲淹。76岁时,拜太傅,封邓国公致仕。范仲淹对张士逊的论救之恩向怀感激之情。庆历七年二月,张士逊回乡省亲,途经邓州,范仲淹热情地款待了这位致仕的恩相,陪着他游览百花洲,回阴城县扫墓,到武当山观光。并赋诗称赞他:“凤池三入冠台躔,致了升平一品闲。白傅诗歌传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范仲淹《即席呈太傅相公》)“首会云龙游少海,亲扶日月上中天。碧油两就元戎镇,黄阁三提冢宰权。坐致唐虞成大化,退居师傅养高年”(范仲淹《纪送太傅相公归阙》)。对张士逊一生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友谊终生范仲淹知邓州时,他的好友滕子京、尹洙,故相李迪,同宗范雍等相继去世,范仲淹非常悲痛,为之作祭文、撰墓志,述其生平,以昭来者。尤其是对尹洙的后事安排,不仅让人感动,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宋时的文风。尹洙,字师鲁,河南洛阳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迁太子中允、馆阁校勘。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被吕夷简诬为朋党,贬知饶州。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上表论救,遭到贬官,监均州酒税。时任太子中允、馆阁校勘的尹洙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接着上表说:“臣常以范仲淹直谅不回,义兼师友。自其被罪,朝中多云臣亦被荐论。范某既以朋党得罪,臣固当从坐。况余靖与范某分疏,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愿从降黜,以昭明宪”(见《范文正公年谱·景祐三年》)。遂被贬监郢州(今湖北钟祥)酒税。西夏寇边,尹洙到了边防前线,任幕府掌书记,泾州、渭州、晋州知州。后以起居舍人、龙图阁直学士任潞州知州时,有一个叫孙用的人由军校补边,成了他的部将。孙用由京城去前线的路费是借的高利贷,无力偿还,尹洙就用公使钱替他还了贷款。因这件事,尹洙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再贬到均州(治今湖北丹江口市均县镇)监酒税。尹洙博学有识度,深于《春秋》。自唐末历五代,文格卑弱,尹洙倡为古文,文章简而有法,气韵高古。范仲淹对他非常敬重,到邓州后,听说尹洙患了病,就于庆历六年七月十四日,给他送去了中成药花蛇散及药方,让他治病。次年,尹洙病情恶化,范仲淹上书报告朝廷,说尹洙身体多病,让他死在那个偏僻的地方实在可惜,请求让他到邓州来治病。过了一百多天,得到提刑司的批准,范仲淹就把他接到了邓州(事见《范文正公集·年谱·庆历七年》)。虽然百般延医调治,还是没能挽救尹洙生命。庆历七年(1047)四月十日晚尹洙病危,范仲淹对他说,你平生的节行用心,我将委托韩琦、欧阳修写成文字传于后世。你家贫,我将和他们分俸赡养,不使孩子们没有依靠。当晚这位古文运动的中坚,在邓州西禅寺平静地死去,时年47岁。次日,范仲淹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祭尹师鲁舍人文》,称赞尹洙:“天生师鲁,有益当世。为学之初,时文方丽。子师何人,独有古意。韩柳宗经,班马序事。众莫子知,子特弗移。是非乃定,英俊乃随。圣朝之文,与唐等夷。繄子之功,多士所推。堂堂沂公,延于幕中。矫矫文康,荐于四聪。自兹登瀛,坐扬清风。举止甚直,议论必公”。就是对尹洙之死也给予了特殊的评价:“人皆有死,子死特异。神不惑乱,言皆名理,能齐死生,信有人矣”。接着全力安排尹洙的后事,请孙甫作行状,欧阳修写墓志,韩琦写碑文。到秋天天气凉爽时又把尹洙的灵柩和家眷送回洛阳。在这一切都办完之后,又将尹洙散存于各地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了10卷本的《尹师鲁河南先生集》,并写下了著名的《尹师鲁河南集序》。精辟地总结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历史经验,高度评价了尹洙对宋代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称赞尹洙的文章“辞约而理精,章奏疏议大见风采,士林从慕焉。遽得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从而大振之,由是天下之文一变而古,其深有功于道欤!”。《祭尹师鲁舍人文》和《尹河南先生集序》是范仲淹诗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北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为国荐才范仲淹一生重视培养人才,荐拔人才,即使晚年谪居邓州期间,亦依旧荐才不辍。在邓州他曾两次上表,推荐人才,希望有用之才为国重用。第一封是《乞召还王洙及就迁职任事札子》,举荐襄州知州王洙。《札子》首先曰:臣闻国家求治,莫先于擢才;臣之纳忠,无重于举善。臣窃见工部员外郎、直龙图阁、新差知徐州王洙,文词精赡,学术通博,国朝典故,无不练达,缙绅之中,未见其比。以唐之虞世南,先朝之杜镐方之,不甚过也。接着为王洙遭贬辩解,赞扬了王洙在襄州的善治,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后以赴进奏院筵会,乃在京诸司常例,得从一日之休。徒以横议中伤,例谴居外,三经赦宥,未蒙召还,恐非圣朝弃瑕采善之意。臣近见此人来知襄州,复能精勤政治,庶务修举,清简和恕,吏民乐康,乃知其才内外可用。自任工部员外郎,已及六考,不求磨勘。直龙图阁亦又四年,未曾迁改。伏望圣慈,不以人之小累而废其大善。如朝廷采鸿儒硕学,以备询访,则斯人之选,为中外所服。矧有懿文,可以发明议论,润色训谟,欲乞特赐召还,仪表台阁。倘朝廷意切生民,重其外补,则乞就近迁职,别领大藩。最后还担保说:“或不如举状,臣受上书诈不实之罪。如朝廷擢用后犯入己赃,臣甘当同罪。”第二封是庆历八年五月上的《举李宗易、向约堪任清要状》,举荐知光化军的屯田员外郎李宗易、知绛州的职方员外郎向约。李宗易,字简夫,天禧三年(1019)考中进士,详于吏治,为官清廉,官至太常少卿。当时在与邓州相邻的光化军(今湖北老河口)任知军,吏民爱戴,人称李光化。向约精通儒学,为官谨慎,范仲淹在润州时聘请他为通判,此时以职方员外郎知绛州。范仲淹称赞他们二人“久于扬历,各有行实,并堪充清要任使。”也在荐表的后边立下了军令状:“如朝廷擢用后犯入已赃,臣甘当同罪。”为国惜才之情跃然纸上。

  5、诲人“不欺”庆历六年(1046),邓州人贾黯考中状元,回乡省亲,专程到花洲书院拜见恩师范仲淹,请求教益。范仲淹对他说:“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庆历六年》)贾黯如获至宝,终身佩服践行,后官至左司郎中、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一生洁身自善,为官耿直,遇事敢作敢为,甚得仁宗叹赏。他还向英宗提出了选用人才的五条建议:知人之明,养育之渐,材不求备,以类荐举,择取自代,受到英宗的褒奖并被采纳。那时公主下嫁,称呼上高一个辈份,贾黯认为,这样有悖人伦,力主改变这种称呼,到死都不放弃自己的主张。贾黯诚实无欺,深孚众望,他常对人说:“吾得于范公者,平生用之不尽也”(楼钥《范文正公年谱·庆历六年》)。寥寥数语的教诲,能使后生晚辈受用不尽,终生感激,这是何等高洁的情操。七、怀之不忘 香火千年范仲淹惠泽邓人,深受邓州人的尊敬和爱戴。庆历八年(1048)春,朝廷将他调往荆南府(今湖北江陵)时,邓州百姓遮使满道,请求范公留任,范公亦愿留邓,后得仁宗批准,范仲淹立即上《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表中云:臣涉道素浅,立身最孤。早由睿哲之知,荐更繁剧之任。顷升近弼,思副上心,以道直前,虽危不避,竭肝膂以论事,犯雷霆而进忠。未酬天地之恩,已掇风波之议。尚蒙圣渥,俾守善藩。忽此就迁,实隆倚任。臣以本朝圣德,优礼近臣。多处京辅之间,以存国体之重。而又子有疾恙,日常忧虞。复困道途,仍远医药。遂至再三之渎,庶通万一之情。伏蒙皇帝陛下,曲轸洪私,特回中旨。许留旧治,免涉长川。盖推体貌之恩,曷副照临之意。敢不拳拳民政,战战官箴。誓坚介石之心,仰答高穹之造。范仲淹在邓又任一年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邓州,去杭州赴任。范仲淹离开邓州后,邓州百姓感其恩泽,在百花洲畔建生祠纪念他⑨。范仲淹去世后,谥号“文正”,此祠遂名范文正公祠。元丰元年(1078),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来到邓州,陪同他的岳父、谢绛长子谢景初游览百花洲,拜谒范公祠,并以曹植《箜簇引》中的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韵,写了十首诗。其六曰:“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那时范公离邓已三十年,邓州人说起他来依旧是热泪盈眶,可见他的遗泽之远、邓州人对他的敬仰之深。自宋而后,范公祠历经沧桑,叠遭兵燹,但累圮累修,使它一直保存到现在,近千年间香火不断,成为莘莘学子及百姓祭典英灵缅怀先贤的一方圣地。如今的范公祠由3间正房,6间厢房,一间大门组成一独立的院落,青砖灰瓦,座北朝南,与东部的百花洲、花洲书院,南部的览秀亭、景范亭、砚池遥相呼应,浑然一体,古朴典雅,庄严恢宏。正房供奉的是2米多高的范仲淹铸铜坐像,左右厢房是范仲淹纪念馆,介绍范仲淹一生在政治、军事、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重大建树。2004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参观花洲书院,欣然挥毫为范文正公祠题写匾额“济世英才”,更增添了范公祠的文化内涵。

  顺应民意 从祀孔庙范仲淹一生重视教育,为儒学在宋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他不仅有教育的理论,同时有教育实践,培养了众多人才。年谱云:“后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二是识拔、团结了一大批教育方面的专家、精英,促进了宋代儒学的发展。如:他手授张载《中庸》,鼓励张载研读儒学,张载后来成了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他资助寒士孙复,授与《春秋》,使孙复成了泰山学派的创始人。他推荐著名学者胡瑗任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常博士,使胡瑗的教学方法不仅在国家最高学府推广,而且影响全国。正是由于范仲淹的发端引序,使宋代学派众多,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三是范仲淹在主持“庆历新政”时,令天下州县办学。虽然后来他调离朝廷,人走政息,但州县办学却坚持了下来。此举不仅为宋代大量人才的脱颖而出和文化学术事业的高度繁荣准备了条件,而且对宋以后教育史、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他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学上的盛名掩盖了他在学术思想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所以自宋代到清初,他都没能被作为儒家先贤从祀孔庙,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才由皇帝颁诏入庙配享。范仲淹从祀孔庙,还有邓州人的一点微薄贡献。这个邓州人叫彭始抟。其父彭而述31岁考中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云南左布政使。彭而述对范仲淹和他在邓的掌故都非常熟悉,经  慨万千,赋《春风阁旧址》诗一首:“杰阁峥嵘想象间,台隍流水自潺湲。姑苏人去千年后,魂魄实应恋此山。”后来他去南方做官,到了苏州,在范公二十世孙范安柱的凤来堂,见到了范公手书的《伯夷颂》。油然想起范公知邓惠政,欣然挥毫,跋于文后,曰:“先生曾为吾邓守,遗泽在人,甘棠犹思,矧惟奕世也。百花洲虽复,凌墟而过化,赑屃(音必戏,龟型碑座,此代指石碑。)之石屹屹矣五六百年间。桐乡裔氓得觌手泽,怆然先世之感何如。”记录下了一代又一代邓州人对范公的怀念之情。彭始抟,幼承家学,康熙二十七年(1688)考中进士。康熙四十五年(1706),提督浙江学政,在浙江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由于昼夜辛劳,逾岁而须发尽白。次年,康熙帝南巡,亲书“公明尽职”四字赐给他。职满还朝,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彭始抟久居京师,时常思念家乡,思念范仲淹的在邓遗迹。曾赋诗“几时秋菊潭边酒,共醉春风阁上花”(彭始抟《寄邓守万公兆文》);“六门召父陂,百花范老阁。胜事继前贤,千载缅犹昨。”(彭始抟《送尹公之任邓州》)。追怀范公惠政,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康熙五十四年(1715),江南提督学政余正健奏请,将范文正公入孔庙从祀。康熙帝召集3个大学士,8个学士,共同商议决定是否可以从祀。邓州人、内阁学士彭始抟有幸参加了此次讨论。经过讨论,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勿庸议”。再经过九卿讨论,帝下诏,准予从祀。定于次年正月二十四日全国各地统一将范仲淹的木主(牌位)供于文庙内,位在司马光之上。康熙五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国子监举行了隆重的范仲淹从祀文庙仪式。皇帝遣翰林院编修俞兆晟前往致祭,辞曰:“维尔范仲淹,精研易义,阐河洛之微言;缵述麟经,识尼山之大旨。既有功于正学,宜从祀于泮宫。兹择吉于正月二十四日,进木主于圣庙之西庑。纶(音轮佛,意为皇帝的诏令)宏宣,馨香用荐。永垂禋祀(音因四,即祭祀),尚克歆承”。从此,范仲淹得以入文庙陪享。               

  再兴文运 相迹重光“姑苏人去三千里,宛邓惠沾百万家”(清·易良俶《邓州八景·花洲霖雨》)。范仲淹惠泽邓人,邓州人感恩戴德。他离开邓州后,不仅为他建生祠,在城内建景范楼⑩,还将他供于邓州名宦祠,写入州志《良牧传》。明嘉靖十二年(1533),又在州城内创建三贤祠,内祀范仲淹和韩愈、寇准三位先贤。近年又将城内的一条主要街道改名三贤路,在新华路与穰城路交叉口建起了高10米的汉白玉范仲淹立像。

  邓州人对范公手泽花洲书院、百花洲、春风阁更是爱护备至,经常修葺使之成为邓州的一处重要景观,位居邓州八景之首,明代称“花洲相迹”,清时称“花洲霖雨”。2002年始,历时三年,筹资1400万元,对花洲书院进行了全面修复。邓州百姓对这一德政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上至市领导,下到普通群众,以及外地游子、退休的干部职工都纷纷解囊捐款,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把他们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拿出来,支援花洲书院建设。整个修复工程,辟江南园林百余亩,葺修了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景范亭、山长室、教习室,重建了春风阁、览秀亭、文昌阁、百花洲及洲上的嘉赏亭等仿古建筑66座。整修城墙、城河500米,青石砌坡,石栏护岸,以杏山之石叠山构峰,造湖理水,置瀑布叠水之景。为丰富文化内涵,又于书院内设范仲淹纪念馆、中国书院博览馆、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名人馆和范仲淹诗文碑廊、中国书法大观碑廊、名人咏邓碑廊、邓州古碑廊。重修后的花洲书院景区,坐北朝南,穿石坊,过范公桥,进牌楼,沿城墙东行百米,拾阶而上书山一览台,百花洲景区尽收眼底,台东为春风阁,台西为览秀亭,台北正对书院中轴线,书院西部为范公祠、姚雪垠文学馆、邓州名人馆。书院东部为百花洲园林:南由龙首山、五峰山、不欺堂组成园中园;西接砚池,北连百花洲主体,在碧波荡漾的湖波中,三岛相望,亭榭相映;沿湖北曲廊东行,可登上城墙,城头建仓颉亭,向南隔文昌阁与春风阁遥遥相望,城墙上松柏森森,城墙外河水环抱,绿柳掩映,使花洲相迹重现昔日的辉煌,成为一处绝美的人文景观。

  为了弘扬范公忧乐精神,2005年12月,邓州市政协与河南省社科院联合发起,以花洲书院为依托,成立了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现有会员百余人。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在各级领导、省内外专家学者、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举办范仲淹文化节,出版会刊《范仲淹研究》,编著范仲淹研究文集等等。使范仲淹的忧乐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和践行。花洲书院的重修和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为范仲淹文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愿专家学者和范仲淹文化爱好者携手共进,共同作好范仲淹文化研究这块大文章。 (张峰 吕中田)

  

责编:张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