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同宗 文化同源——“亦庄亦谐”看庄学

2013-10-23 14:20 来源:映象网

庄学

庄学

    映象网(记者 徐孟国 张静)“我站在街边的十字路口,身旁走过形形色色的人,时尚大方的都市白领,大腹便便的企业老板,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的农民工……最终,当看到那些花儿一样蹦蹦跳跳的孩童,我幸福地裂开嘴笑了。”秋天午后的阳光正暖,洛阳文坛的长期跋涉者庄学倚在咖啡馆角落里的宽大沙发里,习惯性地抬起了那只有力的大手,深深地吸上一口烟,然后轻轻地吐了出来,那淡蓝色的烟雾慢慢扩大,他的思绪开始飘扬起来。

   113”孕育出刚强男儿的文学梦

  1986年,庄学先生刚刚从南疆血与火的战场上归来,回到洛阳探亲。休假期间,战争时期的刀光剑影、兄弟之情总是历历再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特别是艰苦条件下的那一小口水,传递十余位战友竟然还没有喝完,这样的生死之情震撼着他的心灵,由此,情感表达的欲望呼之欲出。拿起手中的笔,庄学先生洋洋洒洒,处女座小小说《水》就这样诞生了。

  当时的通讯条件极其落后,据庄学先生讲,从邮寄这篇小说到在洛阳当地的报纸上发表,差不多经历了快半年的时间。1986年的1113,小小说《水》刊登了,这个日子令庄学先生至今难忘。

  时光深处,岁月静好。1987年,这天又逢1113日,庄学先生又获喜讯,自己的一篇散文又被洛阳的媒体看中,并在版面的重要位置刊登。这天,是庄学先生人生中发表的第二篇文章。

  1113,这个日子终究太过“挑剔”。时隔两年,1989年,庄学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又在这个日子得到发表。“这是上天冥冥之中的旨意,送我一个奇迹,让我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到底~”庄学先生诙谐幽默,谈话氛围轻松、快乐!

  三篇文章发布在不同年份却都在同一个113日。上个世纪90年代,庄学先生一边不断涉猎名家作品汲取营养,一边另辟蹊径开始自己大规模的文学创作。由于在文学的这片热土上不断耕耘,不断播种,他总是在不断成长,不断收获。

  入围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担任洛阳市作协副主席,庄学先生实至名归。这对非科班出身的他,付出的不仅是努力,更是不断创新坐“冷板凳”的结果。庄学先生曾说,文学界不缺热闹,只缺寂寞,真正坐下来写点东西,文学就不是“粉身碎骨”的事业。

庄学先生和其小读者

庄学先生和其小读者

  同宗溯源,追忆的是一个质朴的信仰

   “爷爷出去闯荡,回来了;父亲征战沙场,也回来了;俺出去溜达了一圈,终究也回来了。这本书其实就是回家的历史,寻亲的历史。”历经两年的写作、修改,庄学先生的第一步长篇小说《同宗》出版了,长达25万字。在书中的扉页中庄先生写到:以此,献给我的父亲,献给我的母亲,献给我的同宗兄弟,以及夹河滩的亲友们。

  《同宗》里这样描述,本是同宗的一对亲兄弟,却因为历史的突然变故,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抗日道路。后来两兄弟又走到一起,却在人生命运的裹挟中,不得不再次分道扬镳。深夜亡命、途中改名……后辈子孙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跨越60年,纵横千万里,有冲突、有融合、有悬念、有交点,殊途同归,在伊洛河畔演绎出悲欢离合的家族故事。这是一部以洛阳为背景的小说,洛阳元素在作品中跃然纸上。

  文学的本质终究是帮助人们寻找信仰的。庄学先生也说,《同宗》表面上关注的是王氏家族的命运,但一个人的集合往往是一群人的集合,也是一个地方、地域的集合。通过此篇作品,他想表达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更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庄学先生特别说,家里的老父亲今年已经94岁了,在老爷子有生之年这本书的出版,让他这个做儿子的多多少少有点骄傲。今年重阳节,老父亲和其老战友聚会,逢人就说,“看,这本书是我儿子写的……”

责编:张静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