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城:一座千年古城的文化传承与民生追求

2015-03-06 10:41 来源:新华城市

古城现状

古城现状

    但凡被称为古城的地方,都有说不完的历史。洛阳古城更不例外,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然而,到过洛阳古城的人或许会感到遗憾和不安。因为,这里已渐渐沦落为全市最差的棚户区,散落其中的文物古建筑也岌岌可危。

  古城待保护,民生盼发展,二者的协调共赢是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共同面临的难题,如果“民生”和“保护”继续各行其道,古城和居民的未来均堪忧。如何寻求二者的“最大公约数”,让群众从忧居走向乐居?请看记者在洛阳古城的调查。

  历史地位:一千年文明看北京 五千年文明看洛阳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洛阳。”

  洛阳,一座充满魅力的帝都圣城,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城市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闪耀华夏文明长河。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就分布着二里头夏都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

  在五大都城遗址的中心地带,保存着迄今尚存的古代城池——洛阳老城。

  洛阳老城,是金代在隋唐城遗址上兴建的,历经元、明、清及民国至今。800年的历史沧桑,城池格局、街巷框架基本未变,是洛阳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城池。

  历史的沉淀,给古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洛阳古城主体的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依旧如初,城墙遗址仍可追寻,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董公祠、妥灵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明清鼓楼等人文景点星罗棋布,是游客探寻古都洛阳文化记忆的必到之处。

  洛阳古城的保护与传承,得益于60年前的城市建设的“洛阳模式”。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华大地呈现出了如火如荼的繁荣发展景象,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洛阳建设成为一个重工业集聚的新型城市,于是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铜加工厂等7个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业项目落户洛阳。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不被破坏,又可满足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洛阳市政府根据城市历史悠久、历代古城遗址埋藏于地下的特点,在新城区一期规划中大胆提出了“保留老城建新城”的新思路,积极保护了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洛阳古城区域,而选择在文物古迹较少的涧河以西地区新建了工业区,从而,创立了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的“洛阳模式”。

  “洛阳模式”既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又保护了历史文化风貌,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历史沧桑,老城留下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帝都的传奇。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历史光环笼罩下的洛阳古城,已渐渐沦落为洛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集中、基础设施最差的棚户区,散落其中的几十处文物古建岌岌可危,文保与民生困局亟待破解。

  民生现状:取暖靠烧蜂窝煤 如厕得跑两条街

  “在这儿住,一年四季都怕下雨。”洛阳市老城西南隅鼎新街6号的“土著老户”何济轩满脸无奈,“为啥?‘夏天蹚水回家蹚怕了,冬天积水上冻摔怕了’。”

  “雨天迁就着也能过,可现在房子的地基出现这么大裂缝,谁还敢住啊?”老何面露难色。由于老城区内没有排水系统,污水倒灌导致的房基裂缝现象频繁出现。

  在这里居住,让老百姓闹心的远不止雨天和排污。狭窄的街道,“一个地方卡住,一条街都瘫痪”;没有通气、通暖,“取暖靠烧蜂窝煤,做饭靠扛煤气罐”;环卫、消防设施不完善,“垃圾随处堆,苍蝇满天飞”;很多居民家庭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如厕得跑两条街,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提着夜壶找下水道口或者公厕”……

  资料显示,洛阳古城区域面积约1平方公里,却居住着2万多人,低保户占一成还要多。近年来,虽然老城区政府陆续投入资金改造旱厕、完善照明配套设施等,但是“打补丁”式的维修,并不能彻底解决古城居民的生活难题。

  “在洛阳古城,居民见缝插针修建各类违章建筑,使本就不宽裕的空间更加狭窄,连急救、消防车辆都难以进出。”老城区西南隅办事处公园巷社区主任张建利告诉记者,“给水管道、主要下水管网多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电力线路容量有限,无法满足现在的生活需要。”

  虽然在二十世纪70年代,老城在不破坏原街道格局的基础上,将所有道路铺上水泥;2001年,重建丽景门,又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铺上青石板,并将沿街建筑进行了侧立面改造,但这种“补丁式”的修葺,并未真正改变老城的破败景象。

  

责编:韩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