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之父"陆锡芳造福人民好公仆 陆锡芳事迹采风纪实

2016-05-03 14:19 来源:映象网

"桑蚕之父"陆锡芳造福人民好公仆 陆锡芳事迹采风纪实

荆紫关镇郁郁葱葱的湖桑基地 高帆摄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周永生 杜明)春夏之交,在美丽的丹江河畔,正是群众采桑养蚕的繁忙季节。记者踏进有着河南省桑蚕第一大镇美誉的南阳市淅川县荆紫关镇,深深被当地大型湖桑蚕养场景所感染,描绘这幅新时代桑蚕蓝图的,是二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山乡、埋头传播植桑养蚕科技星火而被当地广为传唱的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省管优秀专家陆锡芳。

  1964年,陆锡芳从江苏省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东桑西移”号召,只身来到南阳农校,担任桑蚕专业主任。1970年12月,由于业务成绩突出,被选调到河南省桑蚕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87年,陆锡芳同志怀着满腔热忱和扶贫梦想来到偏远的豫西南小镇——淅川县荆紫关镇撒播科技星火。2015年8月12日12时08分,在指导淅川县荆紫关镇万亩桑蚕基地生产中,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于田间地头,享年75岁。

  据当地张巷村原党支部书记聂付彦介绍:当年陆锡芳一踏进那富有诗意的丹江河岸,不由一阵感慨——丹江沿岸滩涂面积这么大,落差地这么多,种庄稼,一葫芦打两瓢,发展蚕桑,确实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于是,接下来的28年间,他扎根农村,甘于清贫,全心全意为桑农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帮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28年来,他醉心科研,潜心探索,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养殖技术,探索完善了湖桑养蚕生态循环产业链,为发展生态产业、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28年来,他无私忘我、敬业奉献,一门心思养桑蚕,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桑蚕事业。

  在荆紫关的村落巷间,陆锡芳同志忠于事业、踏实谋事的可贵品质在百姓口中一件接着一件。村民聂朝华特别回忆起了一个细节:刚到村里时由于人生地不熟,陆锡芳就自己绘制了一张地图,上面清楚地标明了每一家的姓名和位置。“为帮助这仅有的五家养蚕户,陆锡芳真是豁出去了。”聂付彦说,收麦时节,村民顾不上给桑树剪枝,为不影响桑树生长,陆锡芳就一个人钻到桑园里,拿着剪刀去剪那些比大拇指还粗的桑枝。头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园子里更是热浪滚滚,干了三天后,他晕倒了,两手磨得满是血泡。张巷村很多人都还记得,那时候的陆锡芳经常上身穿着背心,下身穿着一条大裤头,脚上穿着一双“踢踏板”,从村东头到西头,再从村西头到东头,一天几趟跑个不停,到村民家不是查看蚕的长势、询问有没有病情,就是教给正确的喂养方法、叮嘱蚕室的消毒工作。

  为了直接指导、服务群众种桑养蚕,他婉然谢绝了县里请他出任科技副县长的提议;1995年又被唐河县政府聘为科技副县长,但由于心系淅川的桑蚕事业,在唐河担任科技副县长不到三年的他,坚决辞去副县长职务,毅然返回淅川。他说:当官我是不适合,我的事业是桑蚕,在农村才能发挥作用。

  而陆锡芳严于律己、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也给当地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上世纪80年代,陆锡芳来到荆紫关时,因为苦于病虫害的影响,湖桑树苗不旺、蚕种品质不好,当地百姓对种桑养蚕持抵触情绪,以至于对省里来的桑蚕专家也不太愿意接纳。为了能尽快让当地百姓接受技术指导,重拾种桑养蚕的信心,他自行到河边找了一座连窗户都没有的低矮房子,吃着自己做的酸菜红薯稀饭,开始了挨家挨户的劝说和指导。   

  感动于他的真诚与执着,几户村民答应把自家的十余亩桑园留下,按照陆锡芳的指导进行培肥、剪枝和打药。这一年,几户村民桑树长势茂盛、蚕种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收入可观。就这样,陆锡芳用自己的执着与技术打动了周围村民。第二年,荆紫关湖桑发展到了200余亩。而他为了方便照顾桑田和蚕种,一直坚守在靠近河边桑田的低矮茅屋中长达6年之久。时至今日,淅川县湖桑面积已达6万多亩,占全省桑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带动3万多农民走上了“生金吐银”的致富道路。

  同时,陆锡芳同志舍己为公、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被当地农民编为剧本广为传唱。2000年,陆锡芳退休了,他的妻子早一年退休回到了江苏太仓的老家,按常理,陆锡芳这次应该回去和家人团聚安享晚年了,“单位的领导、荆紫关镇的老百姓都不让我走,希望我继续留在这里做指导。”陆锡芳再一次说服了自己,选择了留下,继续和他的桑蚕事业朝夕相伴。

  然而,最让陆锡芳遗憾的是,为了桑蚕事业,他没能和母亲见上最后一面,没有给儿子最好的教育。刚来淅川的第二年,他接连收到4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回家待了4天,他放心不下淅川的桑蚕,就含泪告别了母亲。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村民聂大爷介绍:“老陆有一个儿子,夫妻俩照顾不过来,娃也没上成学,直到现在还是个超市临时工。”

  “有人说我傻,放着副县长的职务不干,非要养蚕,别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可一离开桑蚕,我的心里就空荡荡的!”陆锡芳说。正是这一次次的执着抉择,当地农民作家程海洲自发将陆老师的故事写进自编剧本,并通过农村戏剧团在十余年间传唱了20多个行政村,广受群众喜爱。

  备受尊崇的陆锡芳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那份务实创业、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让桑蚕事业攀到了新顶峰。陆锡芳热爱自己的事业,更热爱着渴望脱贫致富的当地百姓。在农户忙着收麦顾不上桑树的三夏时节,他不顾高温酷暑,冒着中暑的危险钻到桑园里去剪桑枝;为了引导农民科学养蚕,他自费买来器械和农药,耐心地给蚕农做技术指导;为了提高农户养蚕技能,他把桑园当家园,把蚕室当卧室,手把手教桑农剪枝、养蚕;为了及时解决蚕农遇到的问题,只要一接到电话,他总是随喊随到,风雨无阻,28年从不间断。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和桑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护生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带领当地百姓过上小康生活,成了陆锡芳新的研究课题。在反复论证和实践的基础上,陆锡芳探索出了大棚规模养蚕、拉长产业链条、循环高效利用、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在湖桑基地建立通风条件及保温效果都好的塑料大棚养蚕室,既可养蚕又可在农闲时就地粉碎桑枝来种植木耳、香菇等,发展食用菌产业;同时积极指导引进盛坤公司打造种桑养蚕——蚕沙养鱼、肥莲——鱼粪肥塘——塘泥肥桑的循环生态链,培育桑、莲、鱼观光农业园,推动特色农业、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一体化发展。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但拓宽了当地百姓奔小康的致富门路,更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陆锡芳走了,他生前的最大愿望人们没有忘记:库区发展桑园10万亩,形成亿元产业,让更多乡亲致富。在丹江畔建一个蚕业博物馆,展示中国几千年的养蚕历史文化,让传统文化代代流传。

  陆锡芳走了,真的无声地走了。南阳地区市县两级迅速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向陆锡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县开展向陆锡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学习他忠于事业、踏实谋事的可贵品质;学习他严于律己、甘于清贫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务实创业、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敬业工作,拼搏进取,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陆锡芳舍己为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为淅川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淅川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干部的一面旗帜,是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典范,是地区实现水清民富、转型发展的带头人和领路人,他的功绩将与丹江同在,他永远活在当地人民心中。

"桑蚕之父"陆锡芳造福人民好公仆 陆锡芳事迹采风纪实

陆锡芳(右)在研究蚕种。时文锋摄

"桑蚕之父"陆锡芳造福人民好公仆 陆锡芳事迹采风纪实

陆锡芳(右)正在为淅川县荆紫关镇蚕农传授秋蚕上蔟技术。时文锋摄

"桑蚕之父"陆锡芳造福人民好公仆 陆锡芳事迹采风纪实

陆锡芳(右)正在手把手指导桑农剪伐湖桑。高帆摄

责编:陈丰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