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优秀科技先进工作者陆锡芳:春蚕丝尽情未尽

2016-06-03 09:42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刘先琴 白雪蕾 丁艳 )春夏之交的丹江河畔,人们在漫山遍野的浓绿中采桑养蚕;秋至,成筐的蚕茧白云般飘落在农户门前——这个情景出自当地农民自编自演的曲剧《春蚕颂》,剧里的主人公叫陆锡芳。

  28年前,这位操着江南口音的桑蚕专家来到位于豫、陕、鄂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去年,这位农民眼里一身泥土、一脸和蔼的“陆老师”,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倒在了他挚爱的桑园里。

  1940年,陆锡芳出生在太仓,这里曾是全国桑蚕第一大县。

  “中国是世界蚕茧大国,然而,新崛起的印度蚕桑业使得有着3000年养蚕史的中国蚕业日渐式微。”“地处中原的河南有发展桑蚕的资源优势,但乏于技术,桑蚕业一直处于低谷。”在苏州桑蚕专科学校学习时,这些话深深印在陆锡芳心里,促使他大学毕业后到河南开展贫困地区的蚕桑科学研究工作。1987年,他向河南省农业厅主动请缨到贫困县淅川搞科技扶贫,并直接选择了丹江河畔适宜发展桑蚕的荆紫关镇。

  “听说是来搞养蚕的,大家开始很抵触。”张巷村83岁的聂朝华老人回忆。这里之前发展过桑蚕,由于缺乏技术,一次次的失败使村民们心灰意冷。陆锡芳知道后,找到一处简陋茅屋住下,同乡亲们一样嚼起酸菜红薯饭。白天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终于有农户同意试一试。

  起初缺少桑叶,陆锡芳一条扁担进山沟,行走15公里找到野生桑树林,挑回100多斤桑叶。蚕生病,他自费买来药品,彻夜不眠查看效果。陆锡芳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周边的村民,养蚕户迅速增加,湖桑种植面积和蚕种产量大幅提升。

  陆锡芳在靠近河边桑田的低矮茅屋中住了6年。6年间,张巷村的500多亩滩涂全部栽上了湖桑,群众年收入由原来的不足千元增加到5000多元,全县桑蚕产业面积达到6万亩之多,淅川一跃成为全省第一桑蚕大县。

  陆锡芳边实践边总结,他的著作《蚕桑生产技术》及《桑瘿蚊在河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家蚕夏秋用品种的选育》等论文先后在省内外获奖。

  一心扑在桑蚕事业上的陆锡芳,两次辞掉副县长职务,退休时正值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通水,为了做大做强桑蚕产业,有效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他又干了15年。

  陆锡芳建议荆紫关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盛坤农业公司,从事桑蚕生产、收储加工、科研开发、田园观光,该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桑蚕基地。他还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大棚养蚕新技术:在湖桑基地建立通风条件及保温效果都很好的塑料大棚养蚕室,里面既可养蚕,又可以在农闲期间就地把桑枝粉碎来栽植木耳、香菇等,发展食用菌。在他的努力下,建成了160多个大棚返租给农户,统一管理,就地催青共育和采桑养殖,使劳动效率提高了3倍。

  2005年陆锡芳带领学员到镇江学习缫丝技术。学员李习胜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陆锡芳前后花费1万多元帮助进行治疗。有群众为他买烟留他吃饭时,他总是推脱:“吃顿饭、抽个烟等于把群众的斤把盐给吃了。”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陆锡芳实现了他生前写在笔记本上的这句话。

责编:陈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