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留香 笔墨自然——访河南省90后中书协会员王浩

2014-07-07 09:52 来源:映象网

王浩正在进行挥毫创作

王浩正在进行挥毫创作

 

   碑帖兼容  自成秀雅古朴之风貌

  王浩从艺十余载,碑帖兼容,初学唐人,后上溯魏晋、秦汉,于宋明清及现当代大师亦广泛涉猎,融会贯通,真、草、篆、隶皆通,尤以行草书见长,自成秀雅古朴之风貌。

  初入行书法,王浩先从行草入手,到高中时,临摹名家,主攻王铎,见过他写的字人业内人士都会惊叹,“写的太像了”。到大学时,王浩开始往上追溯,从清明到唐宋,不断从黄庭坚、怀素等名家汲取营养,充实自己。

  现在,王浩的行草书法具有高华圆润、敛逸而张扬,字字犹如万马奔腾、格调飘灵却遵从理想秩序的特征。用笔虚实得体、转换从容,浓墨重彩与飞白之处靓丽精眼而精彩动人,使转光洁、提按得当。

  欣赏王浩的作品总会让人眼前一亮,给人的感觉如同品山水,赏灵秀。你会被其字里行间弥漫的书法艺术韵味所深深感染。无论书法长卷,还是楹联、条幅,或是字大如斗,从完整的通篇布局角度看,他的作品总是上下呼应,左右顾盼,使全篇浑成一体。茂密而不觉拥挤;宽疏而又不松散,在艺术上会产生一种气势磅礴、自然天成的妙趣,具备了草书的潇洒大气的气韵,也因此极具艺术张力。他的草书作品,字与字之间衔接流畅,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其实,这与王浩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与总结提高的书法家是分不开的。别看王浩年轻,可他既注重传统又联系实际,既有宏观博采、临碑息帖,又有微观洞见和创新。他的书法作品中一览无遗的表露出“思考、思索、思辩”情结,反射着灵性与智性的光芒。

  志存高远 通过书法实现人生价值

  “艺术最重要的不是创作,而是发现和探索。”谈及书法创作,王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没有发现和思考,再多的创作也不会有大的提高。

  目前,他的作品曾获河北省高远杯书法大赛三等奖,第三届草书展书法大赛入展,首届妈祖杯书法大赛入展,第二届王铎杯书法大赛入展等荣誉。

  经过一年的筹备,今年七月份,“万象在旁”王浩书法展将在郑州举办,九月份,王浩个人书法展将在太原举办。今年四月份,王浩被中国书法家网授予“书法新秀”称号。

  谈到未来,王浩说,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商丘办一个正规的书法艺术机构,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和接触书法艺术,共同传承中国书法艺术。

  王浩是一个有发展潜力和和发展后劲的青年书法家,他虽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仍在不懈地追求和奋斗中。在学习之余,他笔耕不辍、临帖不止,深入探究、努力创新。他在书法艺术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他一定能为这个时代创作更多的精品佳作。

责编:王丽丽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