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学院采访团专访柘城“泥人李”李亚伟

2016-03-22 09:57 来源:映象网

  商丘工学院采访团专访柘城“泥人李”李亚伟

  商丘工学院采访团专访柘城“泥人李”李亚伟

  商丘工学院采访团专访柘城“泥人李”李亚伟

  商丘工学院采访团专访柘城“泥人李”李亚伟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曾岩 通讯员 刘亚兵)3月20日,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刘亚兵、胡鹏飞、丁晓悦、王公清、赵冉一行五人赴商丘市柘城县寻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柘城泥人李世家”第四代传承人李亚伟老师。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那些真实可感的古老艺术在乡村焕发着勃勃生机。远近闻名的泥人李世家,泥塑作品简练粗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泥人李”世家艺术馆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这个四代传承的古老家族和他们的艺术追求。原来,泥人李世家是以大型庙宇艺术和小型造型艺术为主的古老泥塑艺术,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2007年时已经申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李第三代传人李秀山,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

  展厅里,一尊尊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泥塑作品散发着泥土的气息。对于这门代代相传的泥塑手艺,李老师详解其中奥秘,从写实还是写意的选择、不同题材的泥土选择到烧制的火候,都是很要功力的,他说,泥塑可以捏一个小时、几天、几分钟。时间短是速写,小泥人泥越细越好,大雕塑像庙宇的可以有沙粒,烧制的火候也有讲究,温度要达到近千度。

  泥人李的作品有乡土生活、历史故事,用最质朴的材质巧手捏出身边的幸福生活,作品让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李老师表示,生活和情感永远都是泥塑最重要的生命力。展厅里,一件作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件作品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的银奖,叫做背娘赶集。背上这位老大妈年纪很大,腿脚不灵便,儿子便背起老母亲去集市上看看,表现的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孝道。听了李老师的介绍,大家不禁感慨,一把黄土捏出了咱们中国人的中国魂,记得台湾近年有条新闻是抱母就医,这件泥塑,完美的表现了对于孝道我们中国人都有共同的感受。

  李亚伟老师自幼也跟着爷爷和父亲学习泥塑和绘画。2004年,21岁的李亚伟考上中国美术界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在求学期间,秀山泥人李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2008年,李亚伟毕业后返回家乡,肩负起了泥人李世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任务。两年后,李亚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莲喜结连理。王莲辞掉了天津某报社美术编辑的工作,来到柘城与丈夫一同并肩奋斗。他们将现代雕塑与泥人李泥塑艺术相互融合、借鉴,使泥人李泥塑的艺术性进一步升华。未来,泥人李发展研究中心还将成为河南大学、商丘师范学院等大学的实习基地,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殿堂焕发崭新的光彩。

责编: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