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专访"月山八极拳"

2016-03-28 11:43 来源:映象网

  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专访"月山八极拳"

  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专访"月山八极拳"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胡倩)3月27日,商丘工学院"民间艺术家"采访团刘亚兵、胡鹏飞、原震阳一行三人赴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寻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山八极拳”传承人马德行老师。 

  早春二月,披着柔媚的春光,迎着淡黄色的阳光。在博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振河主任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德行老师的带领下,该采访团来到了月山八极拳的起源地焦作市博爱县月山寺。

  月山寺始建于金正隆三年,初名清凤庵,金世宗赐名大明禅院,明英宗赐名宝光寺。月山寺东有凤鸣山,西有麒麟山,北有当阳峰,山峦环抱,形状像新月,明月山因之得名。明永乐年后当地人称宝光寺为月山寺,一直沿用至今。而中原三大拳种之一的月山八极拳就来自这里。

  月山八极拳是由月山寺的第二代方丈苍公所创。苍公除参研佛法外,经常演练拳术,因其秉承“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闳,八闳之外有八极”的佛道学说哲理。因此将其命名为八极拳,又因源于月山寺,故又名月山八极拳。

  八极拳是在洞中演练而成,故姿势比较低矮,底盘功夫要求非常严,步法多以跺碾步、拥搓步为主,少有跳跃动作,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技术核心,今天采访团有幸见到月山八极拳民间第三代传人马德行老师,他从五岁开始,就跟随父亲练习月山八极拳,深得月山八极拳的精髓。在五十多年的演练过程中,他始终尊重历史,尊重师传,原汁原味继承月山八极拳术。作为月山八极拳的传人,马德行老师对月山八极拳的感情很是深厚,为保护和继承这一古老拳种,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组建了芦桥村武术队,八十年代利用寒暑假办八极拳培训班,九十年代自筹资金开办八极拳武术馆,

  2003年3月,又自筹资金开办了八极拳文武学校,亲自担任总教练,共培养学员四千余人。不止马德行老师他的弟子马超通过刻苦学习八极拳,潜心钻研,领悟到“月山八极拳”的精髓。经常出国意大利罗马、法国巴黎、里尔等城市参加武术表演每到一处都要向外国武术爱好者探讨和交流月山八极拳。还有具有“河南省一级拳师”称号的马优属老师自担任武术教练以来,培养出国内外弟子在国内外大赛中频获得大奖。他们都为月山八极拳的传承、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俗话说“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可见八极拳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历史方面,月山八极拳历史悠久,传承谱系清晰可谓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块活化石。在文化方面,月山八极拳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对研究当地的佛教文化、焦作及河南本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科学方面月山八极拳动作、节奏尤其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在现实方面月山八极拳不但可以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密切了我国与国际社会间的友好关系。

  月山八极拳蕴含着中原人所特有的精神价值。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有杰出的价值和代表性。但是月山八极拳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它虽然演练者广泛,但大多数都不是原汁原味,正宗的月山八极拳继承者只有河南省博爱县芦桥村马氏一脉,但马氏传人极少,因此月山八极拳几乎濒临失传。在者由于历史原因,月山八极拳的实物资料很少,现存的只是部分资料,因此实物搜集迫在眉睫。还有就是受资金的限制,月山八极拳拳谱、机械、对练、单练及其历史研究工作未能及时开展,部分已经逐渐消亡 。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八极拳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也祝愿这门民间武术经得住历史的洗礼,让月山八极拳演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久弥新。

责编: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