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

2017-01-04 09:53 来源:映象网

  古人云:“道德不倡,天下不宁。”可见道德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在对道德的定义上,中国的文化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它是分开理解的: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的解释是:道可道,非常道。并称之为众妙之门,即宇宙万物奥妙的总阀门。并对德行仁厚的人有这样的论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即德行丰厚的人,有如婴儿一般纯真自然。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他,老鹰不攻击他。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其中《大学》是“四书”中著名的一本大人物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论著。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放在第一位。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最直接的因素。无论能力、学识、背景、位置等处在什么位置,如果被认定为没有道德,则基本上这个人就很难与别人处理好关系,别人就会自觉地疏远这种被定义为无德之人。看来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国家,以德立天下是第一个头等重要的大事。为使社会运行的道德不被破坏,国家还制定了各种法律的条款来进行制约。道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道德的制约是靠自己的人格和操守来执行。靠人们的舆论来监督。

  翻开历史,凡事正义的力量或人物,在道德的标签上总是要超越一般百姓。凡事道德高尚的人物,人民自然会敬仰。甚至尊为模范或者圣人,为之立碑写传。

  所以尽管我们今人对道德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对道德的尊崇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立碑写传。

  在中国,孝、忠是德行的两大组成部分。

  举两个例子:例一,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例二,先帝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

  尽管时代已经久远,但这种以忠、孝为道德的主流文化仍然渗透在我们血脉中,很难脱离。

  今天,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潮流中,国人更注重以诚信来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诚信是能够长久进行合作或者友谊的贯穿始终的定向标。

  把诚信、忠孝作为道德,与我们现在的中国将人品作为道德标尺基本雷同。可见古今我们中国人对于道德的宏观把握,道德的价值取向,是殊途同归,大道合一。

  一个人如果违背了道德的标尺,一旦被揭露,他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它以非道义的力量去侵略或领导它的国民,迟早都是会失败的。(刘文翰 驻马店高中610班)

    (驻马店新闻热线:0396—3599908)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驻马店频道”公众号    

 

责编:高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