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子从父业反映职业荣誉危机

2015-05-27 08:18 来源:映象网

  近日,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当下社会声望最高的5个职业依次是:科研人员、大学教授、工程师、医生、律师。78.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职业的社会声望一般或较低,41.3%的受访者不愿意子女从事自己现在的职业。(5余额25日《中国青年报》)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没有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就无从谈起;而如果没有职业声望,职业地位高低也无法确定和显现,人们正是通过职业声望来确定职业地位的。影响职业声望的主要因素有:职业环境、职业功能和任职者的素质要求。

  专家分析发现,我国与国外多数国家的职业声望评价有明显的差异,职业声望评价的一致性低于这些国家,而冲突性、分裂性又高于这些国家。社会转型时期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体系及社会规范,是导致人们产生分裂性社会评价的根本原因。

  职业荣誉感或优越感降低是普遍现象。大集体时代的售货员、教师、警察等等,恐怕如今都找不到当年的感觉。就是官员群体,境遇同以前亦大不相同。以前,老百姓看到官员如鼠见猫,而如今,怕官员的老百姓已经很少有了。警察职业一向光环笼罩,而如今当街被打,已不罕见。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十分值得思考的。人们从物资的匮乏走向充裕,从禁锢的思想走向开放,从“听话乖乖”的时代走向民主,从无“我”的社会氛围中醒来,开始强调自我的存在价值,当然会引发一些固有社会价值观念的颠覆。无论哪种职业,其“荣誉感”下跌都不会例外。

  按照心理活动承受规律,世上真正干一行爱一行的必然是极少数,“干啥烦啥”的才是大多数。长期做某个职业,最能体验这个行业的难言之隐,以及从业环境的“不安全”。自己有意逃离这个行业,不同意后代再从事这个行业,并不难理解。

  以前媒体披露“医二代”不愿学医,但在高招录取中,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仍然相对较高。可见,钟情医学的不说趋之若鹜,亦可称大有人在。社会对某种职业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人干这一行。人们干什么,不干什么,往往也由不得主观恣意妄为,那只无形的市场之手,的确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左右人们的选择。

  可供择选的多了,当然免不了挑挑拣拣。从某种意义上看,受访者不愿意子女从事自己现在的职业是社会的进步,荣誉感下滑的背后是社会发展的驱使,不该误读为社会的倒退或失良,没啥值得过多解读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退我进,你走我来;自由选择,世界多彩。但人们还是有理由相信,无论从事那种职业,只要做得精致,不愁缺少掌声和鲜花回报。

  职业声望评价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对金钱和权力有着平衡和纠偏的作用。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同时存在着几种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在职业声望的评价上产生根本对立的观点,以致产生分裂性的社会评价,本不足为奇。人们该干啥还得干啥。(张全林)

  

责编:刘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