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教授倒在手术台旁谁该自责

2015-09-11 08:40 来源:红网

  经过三天抢救无效,中国胆道外科一代宗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施维锦于9月7日晚间逝世。9月4日,在一台疑难会诊病例的手术过程中,施维锦教授倒在了手术台旁,再也没有醒过来。(9月9日澎湃新闻网)

  近年来,医生倒在手术台旁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每每都会引来公众唏嘘不已,因为倒下去的几乎是年富力强的中年医生,且都是突发疾病引发,令人痛惜。这些医生往往是医院业务骨干,整日满负荷运转,工作加生活变得压力山大,无法顾及自己身体健康是常态。但他们的年龄、经验、资历,不容许他们不上手术台做手术,患者、医院对他们有需要,他们自己及家人也需要他们多积累经验、多挣养家的钱,“蛮拼的”是许多中年骨干医生的写照。总体来看,他们累倒、病倒在手术台旁,更多的是意外,带给公众更多的是唏嘘感慨。

  而施维锦教授的倒下,却让人在痛惜之余又有自责之感。在中国胆道外科学界,施教授被认为是一个传奇。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肝胆胰学术大会胆道外科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被同道尊称为“东方一只胆”。表面上看,这次施教授是突发疾病倒在手术台旁,也属意外。问题是,一个88岁的耄耋老人,在79岁时还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危及生命的意外如影随形,随时都可能发生。对步入耄耋之年的施教授来说,最需要的是休息、休息、再休息,最不应该是工作、工作、再工作。遗憾的是,88岁的施教授倒下了,倒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倒在手术台旁,而且再也没有醒来。但施教授的倒下,仅仅只是意外吗?施教授或许没有把这次疑难会诊手术作为他的“封台”手术,因为他觉得还可以再做下去,直到拿不动手术刀为止。只是幸运之神,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眷顾”一位已88岁高龄的老人。没完没了的工作“折腾”,别说是“东方一只胆”,即使他“浑身是胆”,也吓不跑“死亡之神”了。从这个角度说,施教授的倒下难道能够说完全是意外吗?

  是什么样的无形力量在推着一个近90岁的老人马不停蹄地工作呢?从报道看,是因为“病人有需要”、“医学界有需要”。是的,这两个“需要”完全可以成为施教授工作的“动力之源”。问题在于,到了这个年龄,施教授的“身体需要”、其家人的“关切需要”,不应该更加重要吗?“病人需要”和“医学界需要”是无穷无尽的,而施教授的身体和生命却越来越近“终点”。面对这种矛盾,有谁忍心将一位耄耋老者不断地推向手术台旁?或许人们可以责怪施教授的“固执、任性”,但难道我们不应有一点自责?我们是不是应该自责自己的自私?是不是应该自责过于“放纵”施教授的“固执、任性”?是不是应该自责我们没有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我们的“东方一只胆”?只是,对施教授来说,人们所有的自责悔之已晚了。

  我国还有一位年逾八旬还在手术台做手术的老教授,他叫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教授曾说,“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吴教授高尚的医德令人感动,但假如我们真的让吴教授倒在手术台旁,则是医院之不幸,也是其家庭之不幸,更是社会之不幸。还是别“放纵”老教授们“任性”地工作吧,让他们好好休息,放心地休息,彻底地休息,别让88岁医生教授倒在手术台旁的“感人事迹”重演,一个也不。(徐林生) 红网

  

责编:刘大彬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