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是中式传统糕饼的朝圣地。
口味多、花样也多,最重要的是,这些饼都很好吃。在这三个地方买饼,基本不用害怕踩雷。
为了让你能更肆无忌惮地到这三处去吃饼,食帖君出了这期“港澳台糕饼不完全指南”。爱吃饼的各位,各取所需。
先说台湾。
除了凤梨酥和太阳饼,台湾的饼你还知道什么?
有很多你觉得很好吃,但又说不出归属地的糕饼,其实都来自台湾。不信,来看。
凤梨酥
讲到这一步了,不提凤梨酥,说不过去
凤梨酥绝对称得上是台湾 TOP 1 的糕点,但要做出好吃的凤梨酥并不简单。
馅料要用八成的凤梨加两成的冬瓜(冬瓜用以补充水分),才能最接近新鲜凤梨的口感。
地道的凤梨酥,奶香、凤梨香和饼皮的酥香,一个都少不了。
想不好吃都难。
绿豆椪
绿豆泥+猪肉+红葱头+芝麻
居然可以做成酥饼的馅?!
绿豆椪不如凤梨酥声名在外,但在台湾,是和凤梨酥有同样地位的糕点界“大佬”。
绿豆椪的内馅是绿豆泥、猪肉、红葱头、芝麻。
而且一定要加一些肥肉,油脂才会渗到绿豆馅里,让内馅更滑。
层次分明的饼皮,包裹绿豆泥加卤肉,分明就是人间美味。
太阳饼
其实应该叫麦芽糖奶油酥饼会更合适一些
外皮由面粉、猪油揉成,有的店家还会加入奶油,入口即化。
内馅是麦芽糖,包在饼皮里,经过烘烤,保留了麦芽糖的香甜,又不会粘牙。
总。之。非。常。好。吃。就。对。了。
蛋黄酥
你是不是从来不知道蛋黄酥来自哪里?
蛋黄酥其实和苏式月饼有些像,酥皮要用猪油、面粉、鸡蛋做成,所以皮也会特别滑、特别有层次。
馅料的花样就多了。
最重要的是一个大小正好的咸蛋黄,再加上莲蓉,或是豆沙、麻薯、肉松,混合在一起,甜甜咸咸吃下去,赞!
芋头酥
芋头爱好者看到此处应该尖叫
爱吃芋头的人都知道,台湾的槟榔芋是出了名的香、糯、好吃。
于是台湾人灵机一动,把芋头也做进到了酥饼里去。
槟榔芋先做成芋泥,和面团搅合成芋头酥的皮,中间的馅料就比较自由了,蛋黄酥爱好者一定还会选带大蛋黄的,一口下去,芋香和蛋香,都全了。
咸蛋糕
蛋糕里面夹卤肉,只有台湾人做得出来
让一向嗜甜的台湾人都能喜欢的咸蛋糕,味道当然不简单。
上下两层是原味蛋糕,中间夹着一层卤肉,咸蛋糕由水蒸而成,口感非常蓬松。
纯正的古早味道,可以和鲜肉月饼PK一下。
红豆Q饼
麻薯,是甜品爱好者放不下的执念
台湾人把一块酥饼玩出了无数种花样。红豆Q饼据说是到台湾必带的伴手礼,Q就Q在中间的麻薯,烘烤过后不粘不软,很有韧性。
牛轧饼
牛轧糖加葱,挺刺激的吼?
大概是因为台湾人太爱牛轧糖,所以才创造了这个“牛轧糖周边”。
上下两层是香脆的香葱饼干,中间夹了牛轧糖。
葱味和糖味,听起来是有点奇怪的组合,但咬一口下去,听到脆啵啵的声音,你就会知道台湾人为什么爱它了。
车轮饼
台湾版的红豆沙馅铜锣烧,就是它了
旧时在台湾街头卖车轮饼的小贩,都是推着小推车边做边卖。把面糊倒到模具里,加热,放入红豆沙,再盖上一层面糊,加热。
现在车轮饼已经发展出好多味道,奶油、花生、香蕉、草莓,但不管怎么变,也都保留了质朴的古早味。
总有一种食物会引起你美好的回忆。 这种土豆饼就是我儿时最美妙的回忆。小时候,妈妈常常用平底锅给我们做。把土豆用擦子擦成沫沫,再攥干,剩下的汤汁留着晾干做成淀粉,攥出来的部分加上葱、盐,大大的油,摊成一张张小饼。那是我们的最爱了。 重温旧时的味道,只是我没有把土豆的水份攥出去,添加了少许面粉,好像少了儿时的那一份香糯,但回忆依在、美好依在!
喜欢吃土豆的亲不防试试这款小饼, 特别是小朋友, 因为有了葱花和酱油的加入,使得这小饼更香。
芝香手撕猪肉角饼,是在电视上一档美食栏目中学的,在学到的方法上加以改良,又结合了某快餐的手撕猪肉堡,融合自己的创新,将中西餐的料理方法结合到这款角饼中。
今天嘴馋了,做了个肉饼吃,制作时创新了一下,我按照做葱花饼的方法做的肉饼,为了能更好的体现葱味,突发奇想试试用洋葱做馅儿试试看,然后再肉馅儿上再撒一层小葱末,做好以后又好看又好吃,因为洋葱水分多,所以肉馅儿里放了洋葱改善了肉馅儿的口感,表面撒的一层小葱末不但为肉饼添加了绿色,还有小葱特有的香气,我感觉这个结合做的肉饼还是不错滴,有兴趣的亲可以试试看。
菠菜虾皮鸡蛋饼,做法简单,关键是宝宝特别爱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