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交通运输概况
“十三五”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以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交通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列、中部领先,综合交通设施网络更加完备,交通基础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持续显现。
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7万公里,居全国第5位。其中高速公路7100公里,居全国第8位;国省普通干线公路3.1万公里,居全国第4位;农村公路23.2万公里,居全国第5位。全省所有县城20分钟上下高速公路,所有高铁站、机场、港口、省级产业集聚区和县城与所属省辖市中心城区由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88%的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98%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有一条路况良好、符合等级要求的道路,89%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全省水运通航里程1725公里,沙颍河、淮河通江达海,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更加便捷顺畅。
全省有营运车辆79.7万辆,居全国第3位,其中载货汽车76.5万辆,载客汽车3.2万辆。2020年全省公路客运量4.6亿人次,居全国第3位;公路货运量19.4亿吨公里,居全国第5位。2020年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4.6亿人次,同比下降49.2%;旅客周转量314.5亿人公里,同比下降55%;货运量20.9亿吨,同比增长0.3%;货物周转量6673.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8%。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省6条通道、7个枢纽已纳入,其中京港澳通道、京九通道(我省大广通道)组成了京津冀—粤港澳主轴,新亚欧大陆桥通道、沪陕通道、宁洛通道组成了大陆桥走廊,二湛通道(我省二广通道)为独立通道;郑州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铁路枢纽、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武汉(鄂州)郑州长沙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洛阳、南阳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周口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依托这些主轴、走廊、通道和枢纽,我省在全国综合交通大局中的大通道大枢纽地位更加彰显。“十四五”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国际新坐标,全国新支点,中原新名片”的定位,着力构建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当好先行。
近年来,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工作指导意见》《河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提供了方向遵循。成功创建新安、宛城、宁陵、兰考、内乡、范县、孟州、孟津、鄢陵、桐柏10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成功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目前,河南“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正在加速由“县域”向“市域”提质扩面,努力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方面打造“河南模板”“河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