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皇后镇:“魔戒迷”心中的圣地
2012-07-31 08:44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打印本页 关闭
因淘金而成镇
因美景而成名
尽管皇后镇风景如画,但这并不是它当初形成城镇的原因——人们来到这里完全是因为当地出产的黄金和宝石。1862年,两个牧羊人偶然在皇后镇河边捡到了一块黄金,从而一夜暴富。当这条新闻被传开之后,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淘金者纷纷聚集于此“碰运气”。后来,一些商贩也来到这里经商,为早期的淘金者提供服务,随着人口慢慢增多,小镇也就形成了。而关于皇后镇的得名,人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时的淘金者为了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而特意命名的。
其实早在淘金者之前,大约公元9世纪时,南太平洋的原住民毛利人就在皇后镇留下了足迹,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同样是来碰运气改变命运的,不过,他们寻找的不是黄金,而是一种更加古老的天然货币——绿玉。
黄金和宝石、女王与毛利人,似乎一下子就把这个南岛南部小镇的历史罗列得差不多了。作为地球上最后一块被发现的主要陆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新西兰的历史的确算不上悠久。不过,世界上众多的“魔戒迷”不会赞同这个说法,在他们眼里,皇后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的“中土世界”。
作为好莱坞大片《魔戒》三部曲的重要外景地,皇后镇成为了全球魔戒迷心中的圣地,他们蜂拥而至,寻找真实的“中土世界”。幸运的是,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将皇后镇周围的美景,像淘金一般渐渐发掘出来,不仅使皇后镇避免了因金矿耗竭而成为“鬼城”,还使“皇后”的尊容更多地被世人认识。
被南阿尔卑斯山包围着的皇后镇,长住人口约为10万,流动人口却高达30多万——来自各国的旅游者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只因这里处处都是观光者的好去处,季季都是旅游的好时机。春天百花正开、姹紫嫣红;夏天碧水蓝天、阳光灿烂;秋天层林叠染、缤纷多彩;冬天银装素裹、清爽晴朗,真可谓四季分明景色各异。特别是南半球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许多反季节旅游的“候鸟一族”,把这里当做越冬或避暑的“巢穴”。

瓦卡蒂普湖:感受巨人的心跳
乘坐百年历史的老式蒸汽船
与皇后镇相邻的瓦卡蒂普湖是一个深邃湛蓝的高山湖泊,即使满天乌云遮住了日光的时候,该湖依然呈现出迷人的宝石蓝色。隔湖相望的库克山险峻挺拔,南阿尔卑斯壮丽而绵延的山脉上,几座覆盖着白雪的褐色山峰,点缀在空旷中、倒映在湖水里——这种湖水捧着山峰、山色映着湖面的背景成为了皇后镇的标志性景色。

瓦卡蒂普湖是新西兰最长的湖泊,从天空俯瞰下去,像一个弯曲着身体的巨人,皇后镇正好位于巨人的膝盖上。瓦卡蒂普湖最奇妙之处是每隔几分钟,湖水就会涨落一次。对此,当地的毛利人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可怕的巨人劫走了当地酋长的女儿,一位毛利勇士赶去营救,他趁巨人睡觉的时候将他烧死 (奇怪的是,巨人死后心脏却未停止跳动)。然后再将巨人的尸体推入湖中,现在湖面的涨落,据说就是巨人心跳震动引起的。不过传说归传说,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为这种奇特的现象不过是因为湖的形状过于怪异而形成的潮汐现象。
想要畅游瓦卡蒂普湖,首选的方式是搭乘古老的蒸汽船。1912年下水的“恩斯勒号”是新西兰最老最大的蒸汽船,已经在湖里航行了整整一百年。起初,恩斯勒号是一艘货轮,每天为湖边的牧场提供货物运输,它一次可以装载1500头羊和30头牛。后来由于公路建设改变了湖边物资的运输方式,货船的业务量日渐减少,到上世纪60年代,恩斯勒号被旅游公司买下,摇身变成了一艘游船。目前,恩斯勒号每天都在湖面上巡游,成为了瓦卡蒂普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想要俯瞰皇后镇湖光山色的美景,镇边的鲍勃峰是最佳的选择。山顶的观光台距离湖面790米,站在这里,寂静的皇后镇、温婉清澈的瓦卡蒂普湖和气宇轩昂的南阿尔卑斯山脉尽收眼底。如果想要换个角度欣赏美景,那就去鲍勃峰上来一次蹦极体验,绝对让湖山颠覆,也许还能感受到巨人的强烈心跳。
相关新闻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