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里约大冒险 玩转里约热内卢
2012-05-10 08:51 来源:手机看新闻 打印本页 关闭
“爱使我们相聚一起, 彼此相爱,心心相系”
“爱使我们相聚一起/上帝圣灵使我们心灵合一/爱使我们相聚一起/让我们一起歌唱/彼此相爱,心心相系。”
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望着教徒们在全球最大的基督像前虔诚地唱起圣歌时,心中还是涌起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毕竟,爱是人类最朴实、最美丽的情感。这座雕像被评为新世界八大奇迹后,也很快超越了纯粹宗教的范畴,成为整个巴西如火热情和宽阔胸怀的象征。

据导游介绍,基督像重1000吨以上,总高38米,头部长近4米,钉在受难十字架上的两臂伸展宽度达28米。从城市的每个角落远远望去,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耶稣受难的身影。晚上,从山顶直视瓜那巴拉湾的入口,朦胧的云海漂浮在大西洋上空,强烈的探照灯光映射着基督庞大的银灰色身躯,连里约热内卢的灯火,也显得黯淡了许多。
基督像所在的糖面包山也是非常著名的景点。从山顶望下去,整个城市的结构清晰可辨,热闹的市中心,依稀可见的都是古老的葡萄牙建筑,尽管成千上万殖民地时期的建筑早已灰飞烟灭,但历史的影子仍然徘徊在这里的大街小巷。

下山时,沿步行小路走到山底,又是别有洞天。
里约热内卢市中心分布着多个热带雨林,糖面包山只是其中一个。薄雾飘渺的瀑布,阴暗的洞穴,成千上万种植物有几千种深浅不一的绿色冲击着我的视觉空间,树叶的形状千姿百态,合着复杂的纹理构造,哪怕列出植物学中所有的名词,也无法描述完全。一会儿,步行小径旁到处是猴子的大喊大叫;一会儿,四周又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在茂密的大森林里,很难发现花朵的踪迹,仿佛所有的树木在一派繁盛的刹那就被永远定格。

要不是导游的帮助,可能我早已迷失在热带雨林里,但直到下山我才知道,原来他并非专业人员,而是一名收入颇丰的电脑工程师,之所以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来帮助游客,是因为先祖是当年工匠中的一员。
“外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基督像能保佑到达里约热内卢的每一个人,望着他们到来,目送他们远去。很多浪迹天涯的游子,无论在空中还是海上,只要看到基督像,就知道到家了。”
不用问我也知道,书本上一定找不到导游外公的名字,他只是普通的里约市民,他只是和同伴一起,用无数颗厚爱世人的心,创造了属于全世界的伟大奇迹。
在温暖的2月,再没有比这首《美好的城市》更令里约热内卢人热血沸腾了,它是狂欢节每场舞会必不可少的开场和结束曲。几百年的演变,赋予狂欢节最非凡的色彩,最华丽的场景,最娇艳的眼神,最后形成最巨大、最斑斓的漩涡,吸引人们沉进去,歌舞、欢呼、醉倒,第二天不能爬起来。
早在狂欢节的头两天,整个城市就开始忙乱。市内交通流量大增,事故指数和啤酒销量一路飙升,如果此时到里约公干,根本不要梦想殷勤的接待——在各个岗位上的普通工人、市民、公务员早已放下手中一切,投入紧张的演练。

桑巴大道堪称狂欢节的灵魂,每逢节日,大道两侧搭建起5层高的看台和包厢,每次能容纳8万名观众,门票从2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从贫民百姓到政界名流都各得其所。狂欢节期间赛场要举行5场桑巴舞活动,14个桑巴舞学校要在这里一决雌雄,每个桑巴舞学校上场参赛的人数为3800至4000人,分成32个方队,方队之间还设有8辆彩车。参赛内容和配唱歌曲都有故事情节,全队服饰根据情节设计,内容有表现印第安人历史的,有表现巴西足球的,有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每年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却又以夸张的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演绎。
日历刷刷地翻过,转眼间,里约热内卢就迎来每年生命中最灿烂的阳光。明净无比的蓝天白云全部成了衬托,仿佛魔棒一点,整个桑巴大道,整个里约热内卢便淹没在色彩的海洋中,粉红、橘红、朱红、明黄、杏黄、橙、碧绿、玫瑰紫、深紫……所有精美绝伦的花车,所有拉丁女郎身着的比基尼或者上身全露的舞衣,连细节都罕有相同,各种色彩混合在一起,散发出比太阳还要璀璨耀眼的光辉,让人们的呼吸霎那间近乎停止,却又在另一个霎那间冲向极限之巅。
桑巴舞没有中规中矩的步态,而是讲求随性而为,追求挥洒激情的感觉。跟随着音乐的节拍,即使没有人教授动作,即使是再保守、再传统的老者或游客,也会被这四溢的热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狂欢的人群。

渐渐地,所有人撕去了伪装的面具,坦然露出自己最原始的一面。有人大声为自己喜爱的人物喝彩叫好,有人向舞者投去鲜花和彩带,还有的人把酒洒向空中,空气中弥漫着狂喜的醇香。整个里约热内卢变成了一片名副其实的汪洋大海,人们在不经意地碰撞,然后亲吻、干杯,寻找艳遇的男女,或者邂逅一段延续几天的速配恋爱,他们的经历被描绘成幸福记忆或者风流放荡,即使几天后无奈分手,也没关系,到明年,一切的一切,都还可以重来。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