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问道,天下铁顶——老爷顶
老子正道,帝悉之,遣紫气元君去点子成仙。子受神意,才骑青牛、入幽谷,来到青峰巍下,寻风壑云潭、水晕墨章之地,幕天地、置丹灶去修炼成仙。修炼;是一种苦行。尤其是老子那种得道升天的修炼,须经七七四十九灾耐的磨练;九九八十一浩劫的修行,方可成仙……于是,在青峰巍下那沟壑纵横、溪淌瀑飞的大峡谷里,处处都有老子修炼时留下“脱鞋救草”、“乱发搭窝”、“割肱养虎”、“铁杵磨针”、“村姑渡祖”、的苦行仙迹。其间“铁杵磨针”、“村姑渡祖”的故事,最富有“心坚石穿”的道家之说。这两则故事一是讲老子修炼将大功告成时,难熬累月经年、饥羸之苦,起了还俗之念。行至河岸,遇一漂母,手持铁杵,在河内红石上磨来磨去。见状不解,便问之。母曰:“家有一女,欲亲。少一绣花针相陪,故磨之”。子又问:“粗杵细针,何时磨成”?母复曰:“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子闻之,顿有醍醐灌顶之悟,便回暖窑续以修炼;二是子修炼,已功德圆满,帝仍疑之。又差紫气元君化一村姑,于乌鸦岭百般戏之。子无奈,欲堕崖殉道。忽现五龙,将子捧上青峰巍,去直入天宫……
老子笃行不倦、潜心修炼;终于“四十二年功成就,五龙捧圣上天宫”,御封——太上老君。故有诗云:五龙捧圣倚虚宫,轻灶功夫泥去封。抛起丹光压嶂气,烟霞万里显青峰。
祈福问道,天下铁顶——老爷顶
老子得道升天,留下苍老逸秀、气韵空远的青峰巍,常有紫云缭绕、瑞气盖顶……直到隋代。隋人为取青峰祥瑞,将以老子的化身——玄武,去巅峰筑道观、铸金像而奉之。缘起云显蓬莱、雾藏瀛台之玄机;开来朝顶拜祖、祈福问道之流风……迄今。其中,唐代乾封元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二年加尊“大圣祖”三字;天宝八年又次加尊“圣祖大道玄元皇帝”。直到宋代祥符年间,又将玄武改为真武,和太上老君溶为一体,追封“玄天上帝”……大有一唱三叹、紫光天释。并经明.清(明.少保李戴、清.郎氏孀妇)修葺和增补,续置玉皇、王母、观音、紫气元君、元始天尊、龟蛇二将、四大护法……于铁顶,云集了一个主宰天地之神系,形成一幅水月盈虚的山水画卷。去扬神学于青峰;隐海蟾之回龙,薰天拂地、缨幡垂飏……又得诗云:遥看玄帝卧青峰,势如凌霄九重楼。久散天花岭前落,长兴宝雨谷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