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 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主场外交开局不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成绩斐然...... 本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湘江大地,到工厂、访学校,走进田间地头;欢迎远道而来的新老朋友,谈发展、谋合作。央视网《中
7年前的4月1日,一项“千年大计”缓缓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 自此,新时代的“未来之城”拔地而起,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落地有声。 在雄安,有一片碧水连天、鸟飞鱼跃的水域——被誉为“华北明珠
4月1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迎来十年之期。 ↑这是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伐木工人头盔(2014年4月1日摄)。当日,19件林业工人使用过的采伐工具,作为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伐日的纪念物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传统产粮区常德市,走进田间、农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和基层干部深入交流,察看当地春耕备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情况。
“把人们隔开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十年前的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德国柏林演讲时的这番话,如今听来依然充满深意。
2024年3月2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关乎国家长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3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瑙鲁总统阿迪昂举行会谈。两位元首的会面,话题从北京的仲春时节说起。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办好这门关键课程,回答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师是关键。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为新征程上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方向。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胆开拓、担当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不久前,近5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听民意、汇民智、建真言、献良策。他们中有企业家、科学家、大学校长,也有快递员、电焊工、农民。14亿多中国人民所思所盼不断融入党和国家发展顶层设计,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