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这段话出自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 湿地以水为魂,水草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希望与挑战并存。号角已经吹响,征程已经启航。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三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今天,党建
“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为湿地保护事业指明方向。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修复”。从古至今,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但由于保护与利用矛盾加剧,过去50多年里,
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021年
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习近平指出——
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鼓励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国,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习近平指出,我和夫人很高兴在兔年春节收到你们的来信,我还记得2009年在匈中双语学校同师生们交流的情景
以脱贫攻坚为例,自2016年起,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口8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了为期5年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凝聚共识、聚拢人心,就能握指成拳、合力致远,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问冷暖、听民声、看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行程万里、初心如一,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人民”始终是他心中最深切的牵挂。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总书记的温暖牵挂”系列策划之基层治理篇,见证总书记心系的青和居社区如今的幸福回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也深深烙印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