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乡村校长奖 背后的故事

2017-07-17 17:54 来源:智见

  看点:“如果你要找一名叫嘎松扎西的校长,得先飞到位于青藏高原的玉树,再坐车颠7个小时山路,去到海拔4600多米的曲麻莱县麻秀村。”11年前,嘎松校长接手麻秀村小学,家长和孩子都觉得上学没用,为了劝回不愿上学的孩子,嘎松追了十几公里,翻了几个山头。11年后,他终于建起了一所学生不愿离开的学校。

  这是校长嘎松的故事,在全国,像他这样的乡村校长有20多万,他们影响的是300多万乡村教师和9000多万乡村儿童。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大河,那乡村学校就像一条条细微的溪流奔淌在山间、在田边、在荒野间。而校长就像是大山深处的“掌灯人”,能深度影响一所乡村学校。

  在近日举办的在“新乡村校长论坛”期间,来自云南、青海、四川、甘肃等地的20名乡村校长获评“马云乡村校长奖”,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坚守感动了很多人。但是在坚守乡村教育的同时,他们甚至开始了对理想教育的探索 。他们中有的带着学生打造出农村素质教育的样板;有的将乡土文化融合到乡村教育,培养农村孩子的生活情趣;有的改变了整个村庄的风貌;有的在村小推动“幸福教育”……他们被马云亲切的称为“农村的教育部长”和“新时代的乡贤”,搜狐教育《智见》今日带你走进其中六位获奖者背后的故事。

  在海拔4600多米的高原

  他用11年建起了一所学生不愿离开的学校,104个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11年前,嘎松校长接手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秀村小学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崩溃的。让他最崩溃的不是教室的窗户是用塑料布糊上的,不是校舍没有通电没有通电话,不是晚上学校周围还有狼。而是家长和孩子都觉得上学没用,放牧就足以过此一生。课上着上着,学生就跑了,嘎松校长追出去老远才能从旷野上气喘吁吁地把学生抓回来上课。

  11年里,嘎松校长把学校翻新了两次,装了窗户,通了电;主动联系格桑花建立了校园牧场,办好食堂;提供单独的教室和热水给女孩子们做个人清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们民主选举出学生会,进行健康卫生习惯方面的自我管理……

  11年里,他曾为了劝回不愿上学的孩子,追了十几公里,翻了几个山头;曾一个学期没有出过学校,没有去有信号的县城给家里打个电话;他用心打造着孩子们的家,每次回到县城,看到任何东西都忍不住会想一想学校是否需要,哪怕是一颗螺丝……

  十年如一日换来的是麻秀村小连续4年县教育局数学统考第一,综合统考全县前5名,连续4年乡村学校第一。成绩的背后,是嘎松校长人性化的教师管理;是嘎松校长和老师们定期到县城上网,下载电影,帮助孩子学习汉语;是嘎松校长坚持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嘎松甚至专门为学校设计了校徽,“校徽的中间是一条小河,我告诉学生们这条小河会流入长江,他们也会像这条小河一样流入更广阔的大海。”

  再没有学生逃跑了!嘎松惊奇的发现,甚至休息的时候他们也愿意在学校,而不是回家,他终于建起了一所学生不愿离开的学校。每次嘎松校长外出回到学校,孩子会一个个和老师贴脸,104个孩子就是结结实实的104个脸,一个都不能少!这或许,是对嘎松老师最好的认可。

  他连续贷款数十万办学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汉子只为让家乡的孩子不辍学

  “父母因病相继离世,哥哥变卖了家中所有的财产,帮助他完成了学业,毕业两年后才补齐费用拿回毕业证。”四川省喜德县李子乡爱心小学校长罗承业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自幼艰苦的求学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彝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一年可以,两年可以,但是三四年我就撑不下去了,学生跟我说,罗老师你能不能在这里多教一年,如果你不在了,如果你去打工了,我们也就去打工了,他们这样说了之后,我就有种舍不得的感觉。”在山上的彝族学校代课,每月90元的补贴远不够日常开销,面对坚持还是放弃的选择,他被家长们激励挽留。他说,本民族价值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是他愿意坚守的动力。

  借用村民房子,他跟同伴从贷款买地皮重新装修学校开始办学,课桌、课本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校舍从山上到山下、从土坯房到砖房。

  “办学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学校原来在山上,有一次新建的篮球场滑坡之后我们觉得学校也不安全,于是又借了八万多元将学校搬迁。”由于罗承业所在的村子距离中心小学路途较远,而且中途要经过两条小河,到了雨季就非常不安全,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到李子乡爱心小学上学。如今的四川省喜德县李子乡爱心小学,学生数已经从最初73名发展到如今的917名。

  虽然直到现在,由于校园狭小,三个孩子需要挤在一张课桌,活动场地也无法满足近九百名孩子的需求,但他通过学前班彝汉双语教学,帮助学生们完成语言过渡;以“绿色生命教育”为特色,让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争取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营养午餐……

  罗承业,这位从大山中走出来又选择留在凉山州的彝族汉子,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凉山深处家乡的孩子有学可上。

  在渤海湾的一个小村庄

  她将学校变成乡村文化中心,改变了一个村庄的面貌

  赵银凤,一个嫁到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大森店村的媳妇,一个只有12个学生的教学点负责人,不仅保住了面临撤校威胁的学校,而且将村小发展为143个学生的绿色校园,并把整个村庄的828个村民也纳入“教育”的对象。

  2005年,赵银凤第一次来到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大森店小学,整个学校破烂不堪,桌椅高低不齐,但她一个人在这儿坚守了十二年。面对不能满足需要的复式教学方法,和适龄儿童的不断减少,她四处游说,商定了“隔年招生,就近入学”的办学模式,让村里的孩子可以继续就近上学;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她带着孩子们到田间地头画画、唱歌、跳舞;为了发掘农村教育资源,她邀请乡土艺人讲授艺术课程,与家长一起开展实践活动……

  在村小工作了一段时间后, 赵银凤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百分之五十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整个村庄有很多留守妇女、空巢老人,这些家长的业余生活就是在聊天、打麻将中度过, 却没有时间关注孩子成长。于是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家长、村民也纳入教育对象,利用寒暑假、休息日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于是她帮助村民成立老年协会、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秧歌队等组织,组织孩子们、家长与村民节目表演等活动,推动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的建立,使学校成为整个村庄的文化中心;家、校、村三者结合,把村民带到课堂,把课堂带进村庄,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技能,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改变了村里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陋习。

  实干、兼具智慧和亲和力是村民对他的印象。“村里都难组织起来的事,赵校长一出面,就没有缺席的”,这是村民对赵校长的评价,也是赵校长用多年的真诚、坚持和实干换来的认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赵银凤办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而是整个乡村教育。

  从“豆腐块教室”到最美校园

  他多方筹资改变校园环境,推广阅读项目培养农村孩子生活情趣

  “一个善于阅读的学生必将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我要创造一个给学生提供快乐的阅读的学校,让学生在玩和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能力,我要将学校建成孩子一生的家园。”这是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五四小学陈受选校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十几年来不忘初心,为“让每一位孩子生活在爱的氛围中,享受到爱的教育“所付出的努力。

  陈受选所在的五四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小,办学条件极为简陋,老师们把学校戏称为“豆腐块教室”。成为校长以来,陈受选多方筹集资金300余万元,新建师生生活用房,添置了教学设备;率先实施了学生营养餐,建立了留守儿童管护中心,40余名留守儿童吃住在学校,老师们成了孩子们的代理家长。如今,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成为全区最美的校园。

  从2014年开始,陈校长将阅读项目为学校的常规工作,通过开展故事会、图书漂流、经典诵读等方式开展阅读活动和阅读推广,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当时有这样一个思考,在课堂教学之外,如何填充学生回家之后的业余时间?我就想到通过阅读来改变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阅读项目带动了周边五所学校的加入,让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陈校长和老师们开设的腰鼓、书法、武术、剪纸等兴趣课程与社团,并且让学生到更大的舞台上表演;每学期都有三十余名学生需要坐船上下学,在2012年的一次家访之后,他发现有的学生回家要20多公里山路,学校就开始实行寄宿制,改变了学生的生活状态。2016年调任双龙镇双龙小学校长的他,继续从以阅读为切入口,激励学生去阅读。

  歌咏比赛、运动会、篝火晚会……

  他在云南大山深处播种着素质教育的种子

  自行车到了这里,常常无路可骑,只好推行;运货的马车到了这里,常常无路可走,只好停下。狭小的庭院算作村里的“大路”,竹篱笆搭成墙壁,简陋的墙壁再围成木房……

  这里,是云南省腾冲市界头镇的一座小山村。29年前,乡村校长熊国朝就是从这里,让素质教育悄悄在竹篱笆墙围成的木房里开了花。

  摇摇晃晃的桌子,单薄简陋的围墙,满是乡土的痕迹。从师范毕业后,熊国朝被分配到中牌小学担任负责人,顶替由于条件艰苦而离职的前任校长。当时全校有90多名孩子,四个班,除了自己之外只有三个男老师。老师们既上课又做饭,熊校长则兼任校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艰苦中仍时常传出笑声的四位老师常被村里人亲切地戏称为“一窝快乐的公老鼠”。

  “当时我记得有一份叫《教师博览》杂志,素质教育的概念在这些杂志里就有所涉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孩子们当时连野炊、春游这些概念都没有,我就觉得他们需要来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

  于是,课堂里的“魔鬼”老师消失了,“真爱、深爱、博爱、善爱”被熊国朝用一点一滴的改变根植在了小村的校园里——发现学校里没有歌声,熊国朝就让老师教孩子们唱歌,说“即便唱不准,学校也要有歌声、有生气”;发现没有运动场,他就带着孩子们到坑坑洼洼、弯弯曲曲到村道上训练、开运动会;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灵感,就在校园里推动书本的扩散与传递,建立“书香校园”……好多山区孩子从此不再除了埋头于田地就是埋头于苦读,他们有了人生中第一次春游、野炊、歌咏比赛。村子里的第一次少先队检阅也举行开来,86名孩子搜集了老师的白衬衣、蓝裤子做成表演服,用破箩筐当大鼓、破瓷盆当小鼓,又用竹片、“狮子毛”草、千斤草扎成绿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渐渐地,村里人的嘲笑和质疑也变成了啧啧称赞。而这时,素质教育在全国都还没有完全普及,距离腾冲正式开展素质教育也还有半年。

  为了解决师资质量的问题,熊国朝利用网络,在山村开展起了“视频课”。为了留住优秀的乡村老师,除了传统的职称评比、奖励以外,熊国朝还致力于为教师们减负。

  “以爱为源,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让农村孩子的人生更加出彩”,从教多年来,熊国朝的心中千千万万次重复着这句话。“我的目标,就是培养崇德明智、博学养正的孩子”,“能不能实现?反正我会用心、用情、用功地去做。”

  5500多个学生、11720节课

  她在学校推动“幸福教育”,编写校本教材让孩子们爱上家乡

  “5500多个学生、11720节课、20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教学经验总结,还有100多个管我叫妈妈的孩子。”这是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镇桃花江小学黄丽君校长,给从教27年的自己交出的成绩单。在黄校长看来,教育的终极目标目标就是幸福。因此,她在学校开设“幸福课”,帮助学生们认识、管理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阳光的对待生活。她还和清华大学彭开平教授合作,作为基地校一起探讨如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来做幸福教育。

  此外,黄校长还非常强调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学校邀请了对桃花江历史、地理非常熟悉的专家编写了桃花江的历史、地理、人物民俗相关的校本教材,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此外,学校更多的把所有的学生放到活动当中,学校有读书节、体育节、足球姐、艺术节、合唱节等六节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孩子们自信。

  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桃花江小学属于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体育特色校”、“ 足球特色校”,这些都离不开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

  当然,只有幸福的老师才会教出幸福的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乡村学校,却走出了11位特级教师,在岗的有六位特级教师。这些都离不开黄丽君对于如何培养优秀教师的思考,引领老师感受到幸福的价值,让他们的专业得到成长。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形容乡村教育家时所说:“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这些扎根大山深处的乡村校长就像是一个个乡村教育家,他们能深度影响一所学校,也影响着整个村庄。

  “不容易”,是我们接触的每一位乡村校长都说过的话,可是“离开”,是他们都没有做出的选择。在全国,像他们这样的乡村校长有20多万,也许,每一位乡村校长都有一个个像嘎松校长、像熊国朝校长这样的独特故事,我们也希望这样的故事会越来越多。

  附:

责编: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