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0所高校公布去年“三公经费” 一学校为零

2013-12-27 07:55    来源:新京报

30高校晒“三公” 一学校为零

30高校晒“三公” 一学校为零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30所高校已公布去年“三公经费”,总额达6884.73万元,其中浙江大学最高,达1107.8万元;广东体育学院为零。北京有3所高校公布去年“三公”。

  今年1月,公益人士雷闯向全国113所高校提交信息公开申请。昨日雷闯表示,有11所高校经申请而公开,此外还有19所高校未经申请而公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暂未公开。

  高校“三公”公务接待占比高

  数据显示,浙大三公经费最多,达1107.8万。天津大学、湛江师范学院位列二三,分别为527.67万、516.83万。

  此前中央部委和各省级部门公布的三公数据显示,三公经费中,往往是公车支出最高,平均达七成左右,公务接待费偏低。

  但从高校公布的情况看,公务接待费占比较高。共有10所高校的接待费用占了整个“三公”费用的半数以上,有部分高校的公务接待费用甚至超过了七成。

  数据显示,出国费用是绝大多数高校三公经费中占比最低的部分。共有10所高校2012年出国经费为零。

  公车开支则是各高校三公开支差异最大的部分。青海大学、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公车开支均超过三公总额的八成;天津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的公车开支占比则不足20%。

  4所高校拒绝公开“三公”

  今年1月,雷闯先后向113所高校寄出信息公开申请信,申请公开去年“三公”经费。据介绍,雷闯共收到40所高校的回复,浙江大学等28所高校表示2012年度决算待主管部门批复之后,将主动公开,但最终公开的为11所。华东理工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共4所高校在回复中,明确拒绝公开“三公”经费。

  ■ 焦点

  1 为何高校公布“三公”不积极?

  相关法规未对高校财务信息公开作硬性规定

  对于高校三公经费的使用额度、比例以及公开等方面,国家如何规定?

  据了解,从当前相关规定来看,三公经费的限制上,主要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则没有明确规定。教育部在2012年曾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也未对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作硬性规定,对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主动公开的财务信息,“原则上”应包括预算总表、收支总表等。而对于地方高校则“参考”执行。并且,“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公开有关财务信息”。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表示,目前对高校这样的事业单位,主要是通过其自律和上级预算单位进行监管。当前三公经费的公开和监管,主要还是集中在党政机关。高校三公经费,主要还是学校自身根据自己特点,自行予以安排。但从近期曝光的部分事件看,高校也存在不少腐败问题,未来其使用还须进一步规范。

  为何公务接待比重偏高?

  高校对外交流较多,比如召开研讨会,国外专家来访等。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