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三公”真假账 5万公务经费如何接待200批客人

2013-07-23 10:2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本月18日,中央部门陆续公开了各自的决算报告。其中,自2010年开始,至今持续了三年的“三公”经费决算报告公开达到了最佳状态,各部门基本总列了“三公”经费的基础项目。

  在“三公”经费“零增长”的要求下,除个别单位外,中央部门总体实现了“负增长”。

  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合计94.7亿元;2011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合计93.64亿元;2012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合计74.25亿元。

  比较上述数据可见,2012年较2011年“三公”经费支出减少19.39亿元;2011年较2010年减少1.06亿元。2012年的是2011年的18.3倍,约为18.3亿元。

  18.3亿元的巨大落差,原因何在?“三公”经费到底还有多少水分可以挤压?财政部门并未给出明确解释。

  6月2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时只解释称,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等“三公”经费支出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主要是各部门切实落实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减少了相关支出。

  根据决算报告,中央单位“三公”经费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9.45亿元,低于预算2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40.67亿元,较预算减少了2.81亿元;公务接待费14.13亿元,比预算减少0.78亿元。

  一个比同年度预算减少5.59亿元,一个比上年度决算减少18.3亿元。“这确实需要反思和总结并找出详细原因,据我了解,财政部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决算报告之前,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梳理,但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报告,还需要一个过程。”财政部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而从楼继伟的解释中也可以看出,政府的确在过“紧日子”。政府花钱受财政预算制约、财政预决算接受社会监督的行政路径逐渐明朗。

  十八大召开之后,以中央“八项规定”为代表的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系列决策出台,除了中央单位,接受本报记者抽查采访的省市县乃至乡级政府部门,都普遍感觉到在“三公”消费上“勒紧腰带”——“原准备盖的办公楼不盖了,该买的车不买了”;“往年热闹的年会改在食堂甚至取消了”;“下饭店的机会也减少了很多,就是下饭店也不敢点位菜了”;“别说出国,就是国内考察旅游的项目都紧缩了。”

  “李克强总理上任后一再强调信息公开。中央要简政放权,必然要解决收支公开问题。收支公开面太广,要抓住突破口,而对于‘三公’经费问题,老百姓又比较关注,这是为什么政府把‘三公’经费公开作为突破口的原因所在。”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对本报记者表示。

  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其中,对“三公”经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出部署。上述文件明确了各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的时间表: 2013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全国市县级政府争取在2015年之前实现。

  厘清概念和科目

  2006年,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以理论和经验模型的方式,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材料梳理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2004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三者相加费用为9000亿元。

  这一结论至今仍存在巨大争议和影响。竹立家告诉本报记者,“之前也有人分别统计过公款吃喝、公款出国等费用,但是我第一次把三者加在一起,这些数字都是有出处和根据的。”

  上述数据出自竹立家撰写的一篇题为《政府管理改革的几个切入点》的文章,发表在《学习时报》上。

  之后,《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竹立家和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发表文章《我国每年公款消费近9000亿元的说法不实》。报道中,预算司负责人反驳了竹立家“9000亿”的说法,并列举了一份2004年全国“三公”消费数据:公车数量180万辆、公车消费1000亿元;公款伙食费172亿元;干部公费出国费用29亿元。三项合计1201亿元。

  “三公”经费的概念由此被提出,并受到社会和中央的关注。

  1201亿元全国“三公”实际消费数据,是迄今能够找到的唯一官方权威数据。这一数据与来自民间的9000亿元相差甚远,原因何在?竹立家的解释是,这1201亿元只是国家财政预算支出,而预算外的“三公”支出是大数而不是小数。

  “我一直都认为,不但要算经济小账,更要算政治大账。这些数字媒体不要过多去纠结,而是应该找到‘三公’经费问题的高度和真正的价值点。” 竹立家认为。

  然而,至今“三公”经费的概念仍不清晰和明确。

  6月28日,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司长刘正均对外表示,在这次预算执行审计中发现,“三公”经费概念不够清晰。“三公”经费并非公款出国旅游、公车私用和公款吃喝的同义词。而目前政府在公开“三公”经费时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有可能误导社会公众。

  而在2011年之前,业已存在许久的“三公”支出并未体现在财务预算和决算报表中。彼时,在财政预算分类科目中没有“三公经费”这一科目,这部分支出以“其他名目”安置于各个科目之中。

  直至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并向社会公布,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2011年,成为“三公”经费公开的元年,“三公”经费在经济科目表中成为专门科目。

  刘剑文介绍说,“三公”经费是指政府公务性支出,即政府履行职责所花费的费用,本身是个中性概念。其核心是公务,将“三公”仅理解为“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和公车”存在误读。“三公”经费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关键问题在于合理合法合宪与效用最大化。

  以7月18日“出炉”的《气象部门2012年度部门决算》为例,气象部门对其“三公”经费支出的账面进行了全面解读。除公布常规预算执行情况外,还以中央、省、地级市为单位进行分级统计:“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1217.78 万元,除统计人数、组团次数等,还细化到具体参与会议名称;“公车购置与运营”所支出的1.6亿元则计算出每辆车的平均购置或运行费用。相对而言,3515万元“公务接待费”的用途说明显得模糊很多——执行公务、开展业务科研等。

  “相较于去年,内容细化很多,总体来讲看到了巨大进步。但进一步细化和公开的空间还很大。”刘剑文表示,财政部门统一对预决算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科目编码。“收入”由大到小分为“类、款、项、目”四级。“支出”分为“类、款、项”。预决算中编码越细,公众解读越清楚。

  尽管以中央部门“三公”经费为代表的政府预算公开已向前迈进,但由“三公”经费概念引发的争议并未消除。

  根据中央部门预、决算报告中的所列名词解释,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这与公众所理解、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和公费出国”的“三公消费”大有出入。

  根据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央部门收入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与其他收入。在部门预决算中得以披露的“三公”经费仅为“财政拨款收入”一项中涉及的“三公”经费,而来自其他收入而用于“三公”消费的数字或不止于此。相当部分的“三公”经费并未受国家预决算的管理,亦未向社会和公众公开。

  此外,部分实际为“三公”经费的项目,被嫁接到其他决算科目之中,如接待费用被嫁接到会务费用之中。

  如此一来,公开“三公”经费的效用大打折扣。

  财政部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三公”经费的概念,随着信息公开的推进和财政体系的进一步改革,会作为一个科目继续完善和细化。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