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集“赞”存在消费风险 假货抱团难监管

2014-05-21 14:29    来源:北京商报

  近日“集满72个‘赞’,可获NB运动鞋一双”、“集齐36个‘赞’赠柠檬杯”等集“赞”活动在微信朋友圈里风生水起,但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因为缺乏监管,消费者兑换商品时频繁遭遇商家临时提高门槛,或以商品数量限制、时间限制、要求最低消费金额等理由拒绝兑换。此外,商家的此种营销方式还催生了职业点赞党的出现。

  集“赞”风靡朋友圈

  近期,不少商家借着朋友圈打起了广告,凭借点赞截图兑礼让朋友圈内瞬间刮起了“集‘赞’风”,就连不少平时很少活跃在微信的朋友也在集“赞”的影响下活跃起来。不过,好景不长,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朋友圈发现,不少曾经集“赞”的网友开始转发之前集“赞”的微信并投诉称,集“赞”成功后该商家拒绝兑礼。

  网友兑礼遭遇商家临时提高门槛。据一位消费者反映,在集“赞”活动刚刚兴起时,大多数兑换均能成功,该消费者称,“当时换了一个售价大概200元的柠檬水杯和行李箱”。但是,好景不长,当朋友圈内关于集“赞”的活动越来越多时,反而很难兑礼。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临时缩短兑奖时间是多数商家惯用的拒绝手段,其中,一个兑换New Blance运动鞋的商家甚至将原定10天的兑奖时间最后减到了仅剩2天。

  除了修改时间外,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还遭遇了商家滥用最终解释权,一些本来标注为集满72个赞兑换礼品的活动,在消费者兑换时改成了获得抽奖机会,或者需要交纳费用才能兑换成功,而所交纳的费用几乎比在国内某知名网站上购买的价格还要高。

  催生职业点赞党

  一时间风生水起的微信点赞,除了给消费者带来困扰外,还催生了一批职业点赞党。北京商报记者在某知名网站上搜索“点赞”即出现了75页的提供点赞服务的商家,价格由0.1-1元之间,销量最高的一个商家在一个月内竟然有6000余人购买成功。除了人工点赞服务外,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不少关于点赞神器、购买加入点赞群的服务销售也非常的火爆。

  除了消费者遭遇商家临时提高门槛,商家也遭遇同样窘境,据一位服装店店员介绍,本是针对会员的活动,但来领礼品的很多人是“职业点赞党”,甚至从淘宝上“买赞”,根本不是会员。

  尽管买赞让不少人钻了空子,但是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买赞同样具有风险。在一个商家的评价页面中,每10个人中就有5-7个人评价不靠谱。其中一位消费者称,花费200元购买了200个点赞党的服务后,却并没有获得点赞。对于该消费者的投诉,商家回复称,“每个粉丝,主动与您交谈、回复、分享、转发您的朋友圈,以及会不会给您带来效益,这个我们是不保证的”。事实上,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该商家仅是将购买服务的消费者互相绑定,并不存在所谓的“职业点赞党”。

  假货抱团难监管

  在参加集“赞”活动的多个网页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大多数产品以海淘潮品、网络热销品为主。其中,关于New Blance的运动鞋就有十余家,但是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多数参加活动的并非NB官方,而是由网络卖家组成,兑换活动也多是采用邮寄而非现场兑换。

  除了NB、乐扣等品牌外,不少参加活动的产品均为海外代购。以近期热销的柠檬水杯为例,在多家电商平台上,销售该款水杯的商家几乎有上千家,价格30-200元不等,尽管各价位的杯子销量均比较高,但是关于品牌和防伪标识却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据一位成功兑换杯子的消费者称,“尽管难以确定真假,但是从杯子的质地和收到杯子时强烈的塑料味来看,真货的可能性较小,但因为是免费获得,所以放弃维权”。工商部门也认为,微信营销建立在熟人圈子基础上,具有成本低、信赖程度高等优势,尽管今年北京市工商加强了对互联网交易的监管,但由于集“赞”兑奖属于近期新出现的营销模式,监管制度尚不成熟,存在一定的风险。(记者 李铎 周雪昳)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