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晨昱:防兑付危机应建多层次风控体系

2014-08-14 08: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史晨昱

  近日中小企业私募债风险频现,“12津天联”创下国有担保公司在交易所市场违约的首单案例。一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一个长期的特殊是“刚性兑付”,即收益与风险长期背离。刚性兑付是我国债券与资产管理业得以迅速普及和规模急剧扩张的“抽屉担保”。

  目前看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零违约”因素正在潜移默变,为违约事件的到来埋下了铺垫。其实,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受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市场风险暴露在所难免。与八九十年代日本相似,我国经济目前正在从政府管制型向市场化转型。债券发行人和信托融资人逐渐壮大的同时,必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大量风险偏好多元化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体量的扩大、结构的多元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信用级别重心开始下移,个案项目出现风险事件实属正常。

  同时,此前现身的产品违约事件,虽在各方积极努力下躲过了一场风险,但也使各方责权利归属更加明确。以信托通道业务为例,风险分担机制日渐完善,银行与信托公司处于平等地位,双方明晰责任分工,厘清交易结构和法律关系,各自完成法律范围内的责任,一旦出现风险,各方承担各自的风险损失。

  此外,管理层的风险认识已在发生改变。每一笔违约事件,表面是市场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但始终掺杂了行政力量的干预而非纯粹的市场化行为。随着市场化改革推进,监管部门在如何看待违约事件上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提出应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释放资产风险,让一些违约事件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然发生。

  不过,虽然打破“刚性兑付”条件日趋成熟,但走出畸形怪圈并非一日之功。在守住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之时,重要的是以市场化来对待之。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成为一项潜规则,直接推高了全行业的风险利率,而与其陷在潜规则当中不能自拔,不如使之成为产品属性,以市场方法定价,消除潜在风险。各类投资产品的问世,更多是把信贷产品推向市场,而风险管理机制多沿袭银行传统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没有市场化。违约事件爆发后的纠缠不清,正是这种管理缺失的反映。多层次风险管理市场的建设是其应有之义。建设多层次风险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对全社会、各层次风险管理需求的统筹疏导和针对性安排。

  中国金融市场中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长期缺失。2010年10月29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从此我国开始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和信用风险缓释合约的形式推出信用风险保护类衍生产品,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开启了信用衍生产品创新的实践。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具有管理和分散信贷风险的作用,因此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可以作为金融机构专门管理信用的工具。但该工具近年来发展停滞,在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上均不完善,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亟待突破。

责编:赵心瑗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